八通關越嶺古道(東埔→玉里)六日行
2022∕05∕04~09 紀錄:陳生
預 備 天
一、 日期:2022年05月03日星期二
天氣 : 雨
二、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∕普悠瑪、總達客運、員林客運
三、車程時間:06:20【12:20~18:40】
交通路線:
七堵(普悠瑪271)12:20→台中14:25→
台中(總達客運6333A)15:00→水里16:30→
水里(員林客運6732)17:40→東埔溫泉18:40→
東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9:00(入宿)。
陳生行程記述文字檔:
行程記述:
12:20 事先預購12:20普悠瑪由七堵往台中,到台中後即
走到總達客運總站搭15:00往水里的車班,然車上
的乘客少了可憐;車抵水里車站後再到市區享用晚
餐。
17:40 於17:40再搭員林客運往東埔,乘客依然很少;約
於18:40車抵東埔站牌後即下車往回走東埔吊橋,
約於19:00抵達東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,經教會人
員引導到2樓通鋪入宿,有熱水供應洗澡及飲水機,
今日只有我倆夫妻入宿。
第 一 天
一、 日期:2022年05月04日星期三
天氣 : 陰晴偶霧雨
行程路線:
東光教會,H1135m→
東埔登山口,H1130m→
父不知子斷崖,H1300m→
雲龍瀑布,H1606m→
樂樂山屋,H1670m→
乙女瀑布,H1705m→
對關駐在所,H2090m→
觀高登山服務站(夜宿),H2525m
二、 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三、 目的:自組隊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四、 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五、 類別等級: B ∕約15.4公里
六、 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2580m、最低高度1125m
七、 總 爬 升:1532m、總 下 降:138m
八、 行程時間:09:01【06:03~15:04】
移動時間05:45
靜止時間03:16
行程記述:
06:05 經一夜好眠,於05:20起床,享用簡易早餐後約於
06:05出發。
06:12 沿路部落已有小雜貨店開市了,抵達「東光部落登山
口」,循指標起登八通關古道。
06:36 上抵「愛玉亭」,空無1人,稍小休後,循三聖宮小
徑上行接古道。
07:36 清晨的展望特別清晰好景,過「父不知子斷崖」後,
沿途只有我倆包場;再經「樂樂谷溫泉岔」後,沿途
景色依然清晰脫俗,非常美麗!上抵「休憩區」,有
欄杆椅供休憩,在此小休約16分。
08:08 休畢後於07:52起行,沿途可觀(下層雲龍瀑布),
因水量豐沛蔚為壯觀,經「上層雲龍瀑布」後,再過
「雲龍吊橋」,即抵吊橋南口「觀瀑台」,係觀賞
(下層雲龍瀑布)最佳景點,也是一般遊客未申請入
園證的終點。
08:51 續行優質古道,但稍不若雲龍吊橋前的古道;因前幾
天下過連續雨,致沿途水源不缺;經「小高繞」後,
未幾上抵「樂樂山屋」,有12個床位必須申請,但一
般登山客很少落腳於此,除非下山要省掉住宿費!牌
告有寫樂樂谷野溪溫在日據時有闢一條小徑可下抵泡
溫泉!在此取水泡茶、喝咖啡兼小休約41分。
09:54 於09:32起行,抵鐵籠橋之「乙女瀑布」,水量極豐
沛,係由多層瀑布串聯極為壯觀!
10:38 過「古道西段8.5K」後,再經「小溪澗3」,即抵
「有通訊點」小空地下背包,取水煮午餐大休約
46分。
12:08 午餐後於11:24啟程,沿途水源依然不缺!過「檜
巨木1」後,上抵古道西段10.5K「對關駐在所」,
有寬敞休憩大平台及盛開的毛地黃,壯觀又美麗但
全株有毒!在此拍照、賞景兼小休約19分。
13:22 休畢後於12:27起行,古道沿途緩坡好走,經「檜
巨木2、3」後,抵古道西段12.5K處「小空地」在此
小休,忽然下起大霧雨,即刻穿上雨衣褲,連休息
也花費約32分。
14:47 於13:54起行,古道沿途緩坡更好走,霧雨也停了,
終上抵古道西段14.65K處「觀高坪岔」,有休憩大空
地及指標與導覽圖,直岔往100公尺觀高營地(28營
位要申請),左岔下往觀高服務站需下降約60公尺落
差;在此候會齊兼小休。
15:04 休畢後於14:53 取左岔往(觀高服務站)下行,即
經「大營地」,但未列入為國家公園營地,係地層
也下陷的範圍內!下抵「觀高服務站」,有3間水泥
屋,通鋪內有鋪設軟墊,已打掃尚乾淨,因無人入
宿,我倆夫妻直接入宿頭一間水泥屋內。
16:42 先鋪設床墊後即請老婆大人先入宿小睡休息,個人
也將明日要準備裝備及飲用水裝妥(屋內有協作留
下一大壺水,免取水),等老婆大人睡畢後即到屋
外取景拍照,也發現屋前空地已有下陷大崩塌跡象
!倘有大地震或持續下大雨不宜在此借住入宿!
20:00 泡茶聊天、吃零食後;晚餐採簡易吃稀飯配肉鬆(老
婆的需求);然晚上下起一陣雨!約於20:00即入睡
得應付明日較長行程!
後記︰
1. 八通關古道第一天沿途水源不缺,路況尚優質好走。
(觀高營地)係玉管處整理讓山友紮營夜宿,但水源較
有問題!
2. 觀高登山服務站係林務局早年建築多棟水泥平屋,屋內
設備齊全,然其下方邊坡崩塌嚴重,因位處危險地帶,
易發生山崩或倒塌等情事,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於99
年9月15日公告關閉並禁止使用;目前應係協作在屋內通
鋪上鋪軟墊在經營讓其山友住宿使用,個人判斷假日恐
無法入宿,請山友注意!
3. 東光教會位於東光部落內,有經營山友或遊客住宿500元
∕人,有提供熱水澡及飲水機。吳長老0985880846
全部照片:第一天照片
第 二 天
一、 日期:2022年05月05日星期四
天氣 : 晴
行程路線:
觀高登山服務站,H2525m→
古道崩斷三岔路口,H2606m→
八通關草原,H2800m→
八通關山登山口,H2840m→
巴奈伊克山屋,H2820m→
中央金礦山屋,H2823m→
杜鵑營地,H3150m→
南營地,H3213m→
大水窟山屋(夜宿),H3227m
二、 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三、 目的:自組隊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四、 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五、 類別等級: B+∕約21.5公里
六、 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3215m、最低高度2543m
七、 總 爬 升:1106m、總 下 降:437m
八、 行程時間:13:01【05:42~18:44】
移動時間07:30
靜止時間05:31
八通關越嶺古道全程
八通關越嶺線原為日治時代「八通關越道路」,為日人實行
理蕃政策及連絡臺灣東、西部的交通於1921年闢建完成的步
道。在玉山國家公園內是東西橫向步道,由南投縣東埔登山
口橫越中央山脈至花蓮山風登山口全程共約96公里,以大水
窟為中心,分為東、西兩段。
本路線是以山腰沿等高線為原則開闢,儘量避免路線坡度過
陡,步道起伏不大,在大水窟以西之步道西段,因保持較為
完整,尤其是東埔至八通關路段步況良好,登山遊客較多;
而大水窟以東之步道東段,因路線較長且年久失修,雖玉山
國家公園管理處近來陸續修復吊橋及興建山屋,但沿線步道
仍因多次颱風侵襲,尚有數處崩塌,亦是困難度極高的長程
登山路線。本路線沿線處處可見日人建路、修路的技術,如
:以當地粘板岩石材砌成「人」字型牒面,或堆成路肩駁崁
,沿途修築有駐在所、棧道、溝渠等,雖因年久荒廢,但尚
有砌石之遺跡。攀登此步道可了解修路意義、技術、道路規
模及觀賞沿線優美自然景觀,是一條兼具有學術研究、欣賞
人文景物價值之登山路線。
行程記述:
04:00 經一夜包屋式的好眠,於04:00起床,吃簡易早餐後
約於05:40啟程。
05:54 一路爬升約60公尺落差,先經「大營地」後,即上
抵「觀高坪岔」,補拍昨日未取照的四周指標及導
覽圖,小休後即往(八通關大草原)前行。
06:04 行約100公尺經「觀高營地」,有28營位,但取水要
下到觀高服務站之郡大林道溪瀑取水,非常不便!
即抵「古道崩斷岔路口」,直岔原有山腰古道往
(八通關大草原)已大坍方非常難行又危險,並立
有禁行標示;取左岔係另闢高繞道陡上行。
07:06 高繞道山徑較陡又難行,即穿上雨褲才不至於濕透腳
襪;因重裝陡上,沿途小休N次;上抵「溪水營地」
,也爬了320公尺落差,非常辛苦磨人!老婆也背了
13.5公斤更不用講了!在此個人含休息耗約21分。
07:35 於07:27啟程,上行約35公尺經古道西段16.0K「溪
水岔」,無指標,左岔可往前取水並有舊山徑通往
八通關大山,應已難行之!不取;取直岔明顯山徑
續陡上;上抵「八通關西峰岔」,立有指標柱,無
腹地;左前岔往八通關西峰並通往八通關大山,再
陡下接八通關古道,是南二段必經之路,不取;候
齊後,取右岔山腰路續行。
08:42 本以為山腰路應好走許多,卻願與事違,不是崩地就
是小高繞,尤其有一處因背重裝需橫渡崖坡,在無踏
點繩索又有甩外危險!幸將攜帶繩索將人先確保再取
出另一條普魯士繩及大D扣,採人包分離,才能安全
橫渡否則稍不慎就GG了! 單在橫渡山腰路就花費約
1小時;終出山腰路抵「俯瞰草原點」,由上往下俯
瞰綠油油八通關大草原及玉山群峰,就夠撫慰一路背
重裝爬陡坡及剛險象環生的心靈!
09:05 循草坡之字陡下,終接上「古道口1」,係四岔路口
,有指標柱,右岔係古道崩斷岔路口之崩斷的原山腰
八通關古道,有立禁行告示!左前岔下往(古道口
二),再通往八通關駐在所,不取;取左岔草坡路下
行。
09:10 下抵草坡「四岔路口」,左岔迂迴山腰路係八通關古
道往大水窟,先不取;下背包於岔路口,稍小休後取
右岔輕裝往八通關駐在所前行。
09:17 行約115公尺抵「古道口2」,有指標柱及導覽圖,右
岔陡上接來時路(古道口一);取左岔續下行往八通
關駐在所。
09:21 抵「八通關駐在所」,有寬敞空地,其前下方是門柱
及停機坪,先不取;拍照後取右後岔循玉山古道往前
探訪。
09:37 行玉山古道約500公尺,路況尚優,有幾處清澈看天
池水;退回八通關駐在所即到其門柱與停機坪拍照
取景。
09:46 回抵草坡「四岔路口」,小休幾十來分後,於09:57
上重裝備循山腰古道迂迴往大水窟前行。
10:13 平緩好走八通關山腰古道,沿途可回往八通關大草原
,蔚為好景;循指標稍小高繞過溪即抵「毀橋岔」,
右岔鐵橋傾斜已被公告禁行!
11:01 行於平緩古道上沿途可眺望尖聳(達芬尖山),途中
還巧遇帝雉家族在覓食;過「溪澗、鐵橋」後,抵
「八通關山登山口」,有指標柱,左岔山徑登八通關
山及西峰,不取;就此小休約10分。
11:37 抵「巴奈伊克山屋」,但山屋已破爛不堪,因此玉管
處才將此劃為營地(12位)申請,旁有水源可取;就
此小休幾分鐘。
11:54 抵「巴奈伊克岔1」,有指標,右岔先陡降至荖濃溪
底,過溪再陡上接八通關古道,目前鮮少山友會取
之!續取平緩好走古道往(中央金礦山屋)前行。
12:14 沿途經「觀瀑點」,可清晰俯瞰荖濃溪瀑布,其翠綠
深潭令人讚嘆!未幾抵「中央金礦山屋」,屋外有休
憩桌椅,水源不缺,屋內有20床位。就此煮午餐兼小
休約1小時8分;並讓老婆大人入屋內臥躺休息。
13:22 適巧有一隊6人組剛由南二段(大水窟山屋)路過來
此休息,閒聊時才知昨日大水窟山屋是滿載的,且
該隊已被雨淋了好幾天!與老婆享用午餐後,於
13:22啟程。
14:51 退回即橫渡荖濃溪,幸溪水尚淺;即一路緩坡上行,
古道維護尚寬敞好走;途中可眺望玉山東、主峰;上
抵「巴奈伊克岔2」,有指標,右岔先陡長降至荖濃
溪底,過溪再陡上接來時路八通關古道(巴奈伊克
岔1),目前鮮少山友會取之!就此小休約10分鐘。
15:12 於15:01休畢取左岔古道陡上行,途中可清晰眺望秀
姑巒山下之(白洋金礦山屋);未幾上抵「稜肩松
林」,有優美乾爽松針地,但已有松林樹被火穩跡象
!就此賞景兼小休幾分。
15:34 古道轉為松林山腰步道,原本是最美緩平松林古道,
但因人為的失火才造成廣闊松林被火吻成焦黑枯死,
慎惜也!沿途可眺望玉山群峰及南二段達芬尖山;抵
「杜鵑營地」,有寬敞營地,但附近無水源可取;就
此拍照兼小休約11分。
16:49 休畢後於15:45啟行,經「觀瀑點3」,可遠望古道
下方瀑布;通過「小溪瀑3」,須拉繩陡上即接古道
,沿途可回望八通關大山及西峰;即抵「稜肩展望
點」,係轉角稜肩小平台可觀南二段達芬尖山。
16:56 行約120公尺即抵「大水窟山岔1」,有指標柱,左岔
山徑登大水窟山;取直岔古道續前行。
17:32 抵「南營地」駐在所,往前約140公尺南營水可取水
源,可觀大水窟草原,在此小休約11分。
18:36 行約140公尺抵「南營水」,有些山友會在此取水往
大水窟山屋入宿;古道仍平緩好走,途中候等老婆
會齊;抵「大水窟山岔2」,有指標柱,左岔山徑登
大水窟山,一般走南二段山友會取之登頂;取右前岔
古道續前行。
18:41 過「大水窟池」後,即抵「大水窟山屋」,今日山屋
仍被我倆夫妻包場了,好佳在水塔還剩一些水夠我倆
使用。
20:30 先打理床舖讓老婆大人躺臥休息,然天黑時水鹿已聚
集於山屋周圍,數目還龐大,若獨自前往距離稍遠的
野營廁所,會讓人會膽戰心驚!於20:30吃簡易晚餐
稀飯配肉鬆;約於21:30就寢,也結束第二天行程。
後記:
1. 由觀高坪往八通關大草原之山腰古道因崩斷非常嚴重,已
封閉禁行,但仍有冒險的登山客還取之!若重裝攀登高繞
山徑確實折騰人,又須經山腰崩塌地仍要小心通過,其腰
繞路處處危機四伏!
2. 由八通關大草原循古道西段至中央金礦山屋可謂平緩又寬
敞好走,再循古道橫渡荖濃溪即緩坡上行至(稜肩松林)
後又平緩好走經(杜鵑營地)及(南營地)至(大水窟山
屋),係八通關古道西段的精華段。
3. (大水窟山屋)的飲用水係靠雨水集水入水塔,然大水窟
山屋是中央山脈各高山百岳重要樞紐要道,是登山客最熱
門入宿山屋,也因此水源急缺!雖有大水窟池可取水用來
過濾,但仍需注意水源問題!
4. (大水窟山屋)的野營廁所離山屋稍有距離;晚上如廁時
注意水鹿跟隨,最好結伴。
全部照片:第二天照片
第 三 天
一、 日期:2022年05月06日星期五
天氣 : 晴
行程路線:
大水窟山屋,H3227m→
米亞桑駐在所(營地),H2640m→
馬沙布駐在所遺址,H2411m→
沙沙拉比駐在所(營地),H2227m→
托馬斯駐在所(營地),H2000m→
易西拉駐在所(營地),H1729m→
塔達芬駐在所(紮營夜宿),H1639m→
二、 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三、 目的:自組隊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四、 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五、 類別等級: B+∕約16.7公里
六、 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3229m、最低高度1650m
七、 總 爬 升:218m、總 下 降:1793m
八、 行程時間:10:04【06:20~16:24】
移動時間06:15
靜止時間03:49
托馬斯駐在所
托馬斯是當年規模僅次於大分的重要駐在所,雄踞於塔達分
溪谷北岸,托馬斯大崩壁的上方,地勢險要,同時設有俄造
的三吋速射砲台,與華巴諾一北一南,鎮壓米亞桑、太魯納
斯與大分地區的布農人。駐在所的平台有3階,駁坎雄偉而
完整;日本時代除了駐在所辦公室、官舍之外,還附設療養
所、香菇乾燥室等「教化撫育設施」。從大分到托馬斯需要
一日行程,而從托馬斯再一日便能翻越中央山脈到達八通關
駐在所,故此地也附設稱為「客間」的招待所,供行旅與登
山者借宿。
行程記述:
04:20 於04:20起床,於05:35趁曙光反射於草坡成金黃色
時出屋外拍照取景,美極了!
06:39 整裝上肩,於06:20離山屋循八通關古道東段前行,
沿途古道雖無布條指引,幸路跡尚明顯些!過「古道
東段0.3K」後,其古道已被低矮高山植物給盤據,幸
有穿雨褲防被刺傷!抵「大水窟駐在所遺址」,只剩
斜坡小空地,無任何遺址可考!
08:15 今日除了天氣晴朗外,能見度極佳,沿途可回望來時
路及眺望秀姑巒山;經兩座長鐵棧橋,係於2005年前
重新完成架設,足感恩!也正式入山腰森林古道陡下
行,沿途仍可回望來時路及眺望秀姑巒山及馬利加南
山。下抵古道東段3.7K「米亞桑駐在所」,有指標柱
及導覽圖文;營地非常寬敞並可眺望秀姑巒山及馬博
拉斯橫斷之馬利加南山,但附近無水源;在此賞大景
兼小休約19分。
09:23 休畢後於08:34起行,一路緩下坡,下抵古道東段5.3
K「馬沙布駐在所遺址」,駐在所遺址在古道上方;
在此小休幾分鐘。
10:27 循古道緩坡下行,途中有小休幾分鐘;下抵古道東
7.7K「沙沙拉比駐在所岔」,駐在所在古道右上緣
;取右岔上沙沙拉比駐在所,有適中營地,但附近
無水源;在此小休幾分鐘。
10:35 休畢後於10:35下行約10公尺突然聽到一大聲吼叫聲
,忽見前頭約幾公尺有一隻(台灣黑熊)轉身要離去
,當下也被嚇呆了!基本反應也跟著回頭,當回神取
相機要拍照時,(台灣黑熊)已離我遠去了!
11:06 因剛碰到(台灣黑熊),一路上即戰戰兢兢行走,過
「古道東段8.3K」,原有古道因崩塌,循指標改行抵
繞道下切,過「石壁水底部」後,轉陡上接上古道,
於古道上下背包,再到附近石壁水取水煮午餐兼大休
約37分。
12:29 餐畢後於12:21起行,未幾下抵古道東段9.3K「托馬
斯駐在所岔」,駐在所在古道左方大營地,應是紮營
最佳營地,取水要到來時路之石壁水取用;拍照取景
後續行。
12:58 過「小水源1」,即抵「崩地下切處」,古道東段的
路況也從此開始斷斷續續行於崩落碎石崖邊上非常
驚險又不好走,隨時有落石從天而降!
14:15 一路陡降後,過溪底再陡上接回古道;沿途古道可謂
千瘡百孔,大自然的反撲真讓人咋舌!過古道東段
12.0K後,抵「意西拉吊橋東口」,稍小休幾分。
14:49 休畢後循吊橋續行,舊吊橋依然垂垂老矣在一旁,也
功成身退了!沿途邊坡崖壁仍然使人膽戰心驚!過
「小水源2」後,未幾抵古道東段12.9K「意西拉駐在
所」,營地規模適中!在此小休幾分。
15:14 行約100公尺即抵「古道東段13.0K」,因前方原有古
道已崩塌,循指標改左下切下溪底約50公尺落差,過
「崩塌地小溪」,再陡垂升約50公尺高度,對重裝者
吃進苦頭!上抵「接回古道2」,再此候齊兼小休約
10分。
15:32 於15:24休畢起行,抵「觀瀑點4」,左下方是塔達
芬溪,兩溪匯流形成雙瀑布景觀。
15:53 經古道有崩塌邊坡崖壁依然讓人心驚驚,唯有小心慢
行通過,幸天候極佳!過「小水源3」後,抵「觀硫
磺溫泉瀑布點」,左下方是塔達芬溪大崩壁,硫磺溫
泉瀑布由大崩壁流出形成一條黃色瀑布,蔚為奇觀!
16:22 沿途古道依然柔腸寸斷,唯有小心通過!經「小水
源 4」後,續行約80公尺抵古道東段15.5K「塔達芬
駐在所岔」,取古道右岔上緣塔達芬駐在所,營地
適中,今晚在此落腳,下背包紮營。
17:48 與老婆共同將帳篷搭好後即到附近80公尺距離「小水
源4」取水裝袋準備煮晚餐與明日飲用水;也先讓老
婆大人入營帳躺臥休息。
21:30 約於19:30享用簡易晚餐稀飯配肉鬆及肉乾,約於
21:30即入夢鄉,也完成第三天行程。
後記︰
1. 大水窟以東之八通關古道東段,因路線較長又年久失修
,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近幾年來已修復吊橋及古道與
興建山屋,但沿線古道仍不堪天災地變及多次颱風侵襲
後,亦有數多處崩塌甚嚴重,古道又即將再回歸於大自
然,因此通行時務必小心再小心,安全頭盔及確保繩索
與大D配備要攜帶,但雨天應禁行,因花蓮地區震又多
雨!本人在好天氣行進於崩塌地形時,從天而降兩顆石
頭,差點被擊中!
2. 本段古道或許少人探訪,致野生動物特多,山豬、山羊
甚至台灣黑熊也讓我在莎莎拉比駐在所附近相遇,若不
是黑熊大吼一聲,看清時已見其在我眼前要回頭離去,
一時也來不即拍照,只見其龐大身影!
3. 沿途水源不缺,若要紮營夜宿(托馬斯駐在所)大營地
,可在「石壁水」先取水或紮營夜宿在(意西拉駐在所)
營地,也需到「小水源2」事先取水;倘能在往前進駐
(塔達芬駐在所)營地,離「小水源4」較近許多,但須
注意枯水期!
4. 若要由(塔達芬駐在所)續推進到(大分山屋)夜宿,
其距離約6.5K,但須經土葛崩壁低繞道,首先垂降約
230公尺,再從溪底上升約162公尺才接上古道,之後
古道沿途路況仍有崩塌危崖地形,危機四伏!若摸黑
行進非常不宜。
全部照片:第三天照片
第 四 天
一、 日期:2022年05月07日星期六
天氣 : 陰晴
行程路線:
塔達芬駐在所(紮營夜宿),H1639m→
土葛駐在所(營地),H1563m→
拉古拉駐在所(大營地),H1377m→
大分山屋(午餐),H1290m→
大分吊橋,H1226m→
華巴諾岔路口,H1237m→
華巴諾駐在所,H1930m→
華巴諾岔路口,H1237m→
大分吊橋,H1226m→
大分山屋(夜宿),H1290m。
二、 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三、 目的:自組隊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四、 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五、 類別等級: B+∕約14.4公里
六、 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1932m、最低高度1226m
七、 總 爬 升:1005m、總 下 降:1303m
八、 行程時間:10:37【06:12~16:49】
移動時間05:47
靜止時間04:50
華巴諾駐在所與砲台
日治時期為壓制拉庫拉庫溪流域內大分地區的布農族人,台
灣總督府於1920年設置華巴諾駐在所,華巴諾砲台於稜線上
,可俯視伊霍霍溪谷及拉庫拉庫溪谷,火炮射程涵蓋許多重
要的布農部落。
此處建有2階平台,建築物4棟,是八通關越道路東段上僅存
有建築物的駐在所之一,砲庫內還遺留著帝俄造的三吋速射
砲,除了見證日警高壓統治原住民外,更是日俄戰爭的實證
。花蓮縣文化局於2019年委外進行華巴諾駐在所全區測繪,
建立文物清冊,於2022年1月底委外進行八通關越嶺道華巴
諾駐在所庫修復,團隊依循日治時期工法,由人工搬運建材
、工具徒步3天抵達海拔1924公尺的山區,參考舊照片修復
,歷經3天時間還原砲庫原有風貌,提供3吋速射砲乾爽的保
存環境。
行程記述:
04:00 於04:00起床,收拾內務後再收拾帳篷與外帳,幸帳
棚與外帳未潮濕!吃簡易早餐後約於06:14啟程。
06:25 過「古道東段16.0K」後即遇上大母豬帶領一群小豬
在覓食,忽然一群小豬被我倆夫妻驚嚇四處亂逃,
但大母豬卻在古道上方虎視眈眈我倆夫妻行動,害
我倆原地停留些許時間;確認小豬都竄逃四處後,
大母豬也孤單離開原地,我倆才放心續行。
06:50 抵古道東段16.7K「土葛駐在所」,有雜草叢生的營 地,離水源較遠些!
07:02 抵古道東段17.0K「土葛大崩壁」,有玉管處貼改道
路線指標,循指標陡下切。
07:11 陡降下抵「展望台」,係一凸岩小展望台,可遠眺新
康山、新仙山及儒潤山下方係八通關山腰舊古道已禁
行(因哈哈比崩壁與魯崙大崩壁致古道路基崩失而改
目前越稜高繞道);展望台正下方是塔達芬溪及塔達
芬野溪溫泉。
07:36 陡降再陡降,終下抵落差約230公尺的「小平台」,
在此候齊兼小休幾分。
08:53 於07:43休畢起行,先腰繞過「小溪」,再一路緩坡
上行,但仍有碎石崖坡須非常小心通過,途中有一處
可下塔達芬野溪溫泉,但要有垂降繩索配備才安全,
否則易生意外!行約將屆1公里長山腰路後即陡峭再
爬升約110公尺落差,對背重裝者非常再辛苦!終上
抵「接回古道3」,在此候齊兼小休、享果17分。
09:21 休畢後於09:10上背包起行,抵「古拉古吊橋東口」
,然現今堅固新吊橋完工於2005年前,於橋上拍照取
景。
09:38 即經「古道東段20.0K」後,再過被土石衝擊的「斜
鐵橋」,幸尚能行;抵古道東段20.7K「古拉古駐在
所岔」,下背包於岔路口,依指標柱輕裝循階下往
(古拉古駐在所)。
09:44 古拉古駐在所位於古道下方,占地尚寬敞係一優質營
地。回抵「古拉古駐在所岔」,小休幾分後上背包前
行。
09:57 抵「轉折岔」,直岔係往(古拉古鐵線橋),已禁行
;目前已斷裂只剩鐵線主索懸掛在溪谷;循指標左下
切改道下抵「鐵線飛瀑觀景點」,係一非常優美的休
憩觀瀑點,然鐵線瀑布原稱大分瀑布。
10:05 續陡下經橫跨唯美溪谷「長鐵橋3」後,陡上即上抵
「接回古道4」後續行。
10:18 過「古道東段21.5K」後,未幾緩坡上行,終上抵
「大分山屋」,其舊址是大分駐在所,設立於1911年
底,號稱「東段首都」。入屋內又是我倆夫妻包山屋
,將重裝備放於通鋪上,因豔陽高照順將帳篷及外帳
掛於屋外繩索曬太陽晾乾。
12:30 打理床舖後我倆夫妻先午睡約40分,再煮午餐,餐後
於大分山屋外拍照取景,約於12:30背輕裝備往華巴
諾前行。
12:42 循古道下行經「大分吊橋」,原稱大分鐵線橋建1920
年秋季,於 2000年8月碧利斯颱風過境,造成毀損,
玉管處於2003年完工新建現今堅固大分吊橋。過橋即
抵「華巴諾岔路口」,無指標,左岔過溪是八通關古
道往抱崖山屋,不取(明日要通行路線);取右前岔
華巴諾古道支線山徑往華巴諾駐在所上行。
14:11 巴諾古道支線山徑係循溪流左岸山腰陡上闢路,前段
經溪谷無布條但有零星小疊石指引,若不小心會行錯
路;之後循溪谷左岸山徑陡峭上行,有些路跡已歿入
崩地及雜草內,更不用說有古道路基,其危險度更勝
於八通關古道崩地碎石崖坡,且連綿不斷!然最辛苦
須隨時找路跡因指引布條極少!好不容易抵「俯瞰大
分山屋點」,在此候齊兼賞大分山屋。
14:25 上抵某處「稜腰點」,老婆大人雖輕裝但因連續幾天
已顯疲累不堪,又遇巴諾古道支線山徑全線可謂寸步
難行非用柔腸寸斷可比矣!老婆大人不願再攻頂,要
在原地停留休息;將部分裝備留給老婆備用,個人約
於14;31 背輕裝備健步續攻頂。
14:42 過「轉折點」後,眼前呈現平緩斜坡「大駁坎」,在
上河圖標示為(馬斯博爾駐在所遺址),占地非常寬
廣,但已荒廢雜草叢生應是野生動物的樂園!按本路
線應是主線往華巴諾駐在所,但上河圖的粗紅線軌跡
非走此路線,是否有異!
15:01 循廢棄古道路基之字陡上行,忽見一隻大山豬在古道
上方凝視我,用哨子也吹不跑,好像我要占它地盤!
對視些許時間後還是它離我遠去;沿途布條仍極少,
終上抵「華巴諾駐在所」,即四處前後巡禮一番,按
目前八通關古道上日據建造的木屋建物只剩華巴諾駐
在所還保留著未全部坍塌,但恐維持不久!幸花蓮縣
文化局於2022年1月底委外歷經3天時間只進行華巴諾
駐在所砲庫修復工作,再次還原砲庫原有風貌,並提
供3吋速射砲乾爽的保存環境,但駐在所主建物未修
復;因就地取舊有木材重建,雖不很牢固但仍可維持
多年!
15:23 拍照取景後於15:12原路回程,健步回抵「轉折點」
,在循山腰古道徑小心陡下行。
15:32 回抵老婆駐足停留處「稜腰點」,前後也讓老婆等候
約1小時,幸台灣黑熊沒來作伴!(開玩笑的!一般
野生動物最怕人)
16:34 於15:36結伴循原路陡下行,因由上往下可看清楚
來時路的路跡,就不用花時間再找路,若有帶布條
就能造福後續山友,也不至於會行錯路!期盼要探
訪山友能帶布條加綁指引!回抵「華巴諾岔路口」
,續原路回程。
16:49 回經「大分吊橋」,拍照後續循古道緩坡回程;終
回抵「大分山屋」,依然無人來入宿,我倆夫妻又
再包屋獨享!
17:30 因大分山屋屬3星級山屋有太陽能熱水澡室可盥洗沖
澡,水源不缺,並有屋內烹飪及用餐區;我倆即大
大方方用熱水澡盥洗四天的汙垢及汗臭味,並同時
將穿四天的衣褲用熱水清洗一番,若有人同住應不
宜,否則熱水會被我們用完!接著當然再次入房小
睡了!
20:00 天色已黑,屋內雖有開關及照明設備卻無定時燈火可
開燈,只好將攜帶頭燈及小燈泡拿出來照明,晚餐同
樣稀飯配肉鬆及肉乾;入睡前特將門窗緊閉。(怕台
灣黑熊半夜來敲門,因本山屋是研究黑熊棲息的地
方)
後記︰
1. 土葛大崩壁已公告禁行,目前已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另
闢出一條低繞道,於古道東段17K標示下切指引路線,但
須先垂降約230公尺,再從溪底上升約162公尺才接上古道
,之後古道至(大分山屋)沿途路況仍有崩塌危崖地形,
危機四伏!若摸黑行進非常不宜。
2. 土葛低繞道下至底部過小溪處後有處非常不明顯垂降山徑
可下至塔達芬野溪溫泉,若沒有垂降繩索及垂降配備器材
,切勿下行,易生意外!
3. (大分山屋)可謂三星級山屋,有太陽能熱水澡室可盥洗
沖澡,水源不缺,有屋內烹飪及用餐區;周遭環境媲美
(瓦拉米山屋)或許更勝之!
4. 要往華巴諾駐在所,須循華巴諾古道支線沿溪流山腰古道
陡上 ,若由大分山屋起算全程單攻來回距離約7.4K,總爬
升及總下降各約770公尺;一般約需4~5小時行走時間,
但華巴諾古道支線係沿溪流山腰闢路,目前已荒廢難行且
連路跡已被土石、雜草吞沒更難尋,布條更稀少!請務必
戴頭盔防落石及摔落!
全部照片:第四天照片
第 五 天
一、日期:2022年05月08日星期日
天氣 : 陰,午後小霧雨,傍晚小雨
行程路線:
大分山屋,H1290m→
大分吊橋,H1226m→
莫庫拉番遺址,H1322m→
多美麗駐在所(十三里駐在所遺址),H1810m→
新康駐在所遺址,H1832m→
八號停機坪,H1817m→
新康山登山口(沙敦駐在所遺址),H1790m→
沙敦隧道(石洞吊橋),H1750m→
抱崖山屋(抱崖駐在所遺址)夜宿,H1676m。
二、 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三、 目的:自組隊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四、 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五、 類別等級: B ∕約13公里
六、 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2072m、最低高度1247m
七、 總 爬 升:1041m、總 下 降:638m
八、 行程時間:09:10【07:10~16:20】
移動時間04:42
靜止時間04:28
多美麗駐在所
十三里駐在所,又稱「多美麗」駐在所,設置於1921年,
1944年裁撤。因附近板岩產量豐富,下層平台鄰近道路駁坎
採人字砌構築,駐在所南北兩側道路皆以「浮築橋」形式構
造。花蓮文化局表示,多美麗駐在所木造建築群已散失,基
地下陷嚴重,2020年爭取經費進行部分駁坎修復及敷地遺構
隊,前往多美麗駐在所,清理駐在所地坪及地表遺構,移除
表層腐質土,釐清駐在所建築群配置,測繪相關圖面。文化
局長吳勁毅表示,多美麗駐在所及華巴諾駐在所遺跡保存工
作透過布農族人參與、專業團隊協力及中央資源補助,得以
順利進行,讓過去歷史獲得保存。
行程記述:
07:11 於05:00起床,早餐也簡易吃,離去前將山屋防熊鐵
窗蓋一一放下緊閉,出入門也上閂,出發前再補拍合
照及導覽圖文,約於07:11啟程。
07:24 循古道下行,再經「大分吊橋」,係橫跨闊闊斯溪,
左前溪谷右側是哈哈比大崩壁,是八通關舊山腰古道
,因路基崩斷才改目前越稜道,需陡升約850公尺落
差才能抵(越嶺點);對背重裝者是項挑戰!抵「華
巴諾岔路口」,無指標,右岔華巴諾古道支線山徑往
華巴諾駐在所,昨日已行之;取左岔過溪接古道。
07:38 過「古道東段22.7K」後,抵「高繞起點」,右岔係
玉管處開闢改道高繞點,因無任何指標,又一時不察
,雖直岔原古道有黃色圍帶掉於地上,卻行之!即過
轉角行約60公尺古道前方卻崩塌無路跡(係舊古道往
哈哈比大崩壁),拿起航跡對照後即又原路退回(高
繞起點),白白浪費約18分,請山友要注意!
08:10 退回「高繞起點」於07:56起登陡上,路徑尚清晰,
但不若古道明顯!上抵「莫庫拉番遺址」,有寬闊小
台地,應是布農族前人居所地!
08:41 一路上行,過「溪溝」後,即經「古道東段23.7K」
,並立有指標牌,途中小休幾分後,續上行抵「斜
坡空地」。
09:15 因一路重裝陡上行,路徑雜亂不清又難行,致老婆大
人走了非常辛苦又辛苦!個人先抵「眺望點1」,可
展望大分山及拉古拉山,候會齊兼小休。
10:48 續陡上經「俯瞰大分山屋」,再陡上遇「眺望點2」
,或許可撫慰爬坡的辛苦,但沿途山徑濕滑又不清晰
,易行錯路,務必謹慎;尤其摸黑行走更要小心!因
要等候老婆重裝爬陡坡,沿途走走停停,也讓我充分
休息再休息!經過「古道東段25.7K」後,到上緣路
徑「轉折點」,候會齊兼小休。
11:11 過「轉折點」即脫離陡峭路,路徑轉腰繞緩坡行,終
上抵「越稜空地」,有導覽圖文,就此候齊兼小休、
享果約18分。
11:36 休畢於11:29起行,循步道續緩坡上行,上抵「越嶺
點」,由華巴諾岔路口至越嶺點,總爬升約850公尺
落差,距離約4公里,含休息計已花費約4小時,主因
是背重裝+山徑溼滑又雜亂不清!
12:06 過「越嶺點」後,一路溼滑陡降下行,步道亦難行又
稍不清;下抵「接回古道5」,有指標牌及導覽圖文
,左岔舊古道因魯倫大崩壁及拉拉比大崩壁將古道路
基給崩斷,玉管處已公告禁行改為剛走過的越稜道。
取右岔平緩優質八通關古道東段續前行。
12:25 沿途無水源煮午餐,續行過「古道東段27.7K」後,
將抵(多美麗駐在所)前,先經唯美北側浮築橋,
接著是人字砌構板岩駁坎,上抵「多美麗駐在所」
,經花蓮文化局於2022年初再委託卓溪鄉登山協會
清理駐在所地坪及地表遺構,移除表層腐質土,釐
清駐在所建築群配置。在此拍照取景兼小休約26分
13:10 又因無水源煮午餐,於12:51上背包起程,經「多美
麗南側浮築橋」更讓人讚嘆不已!過「鐵梯」後,即
抵「崩地危崖坡」,本以為依循崩地碎石坡路跡及架
繩應可小心通過,當行於中途碎石崖坡時,路跡及繩
索卻被碎石崩掉滑落阻斷,當機立斷唯有背重裝循碎
石坡用四肢奮力往上攀爬,幸有一條繩索可往上拉至
碎石頂坡安全處;但也花費些許時間!(因當下未拍
照適巧借用登山通報站陳重宇發布於5月14日照片示
警)。
13:33 休畢後於13:30下行接古道,續行過唯一盼望的
「小水源5」,於水源旁岩壁路下背包、取水、煮
午餐大休約 1小時3分。
14:48 餐畢後忽下起小霧雨,於14:36起程,經「鐵橋1」
後,抵古道東段29.7K「新康吊橋北口」,吊橋約於
2005年前才重新建造完成。
15:07 抵「新岡吊橋北口」,也是新康駐在所岔,原新康駐
在所位於古道上方約40公尺落差高度;過橋後續行。
15:24 過「嚴戶鐵橋」後,抵「八號停機坪」,停機坪位於
古道下方稜肩平台,可緊急降落直升機。
15:32 過「古道東段31.7K」後,抵「新康登山口」,右岔
登新康山,原沙敦駐在所位於古道上方約7公尺落差
高度,與新康山步道連接;循古道續行。
15:40 續行優質古道,抵「沙敦隧道北口」,沙敦隧道係八
通關越嶺古道唯一小隧道。
15:42 隧道長度幾公尺而已,出南口即是「石洞吊橋北口」
,也是八號橋,重新建造於2005年前。
16:00 過「古道東段32.7K」後,抵「櫻橋西口」,也是七
號橋,重新建造於2005年前。
16:13 過「古道東段33.7K」後,抵「抱崖橋南口」,重新
建造於2005年前。
16:18 終抵「抱崖山屋」,今日山屋又被我倆夫妻包場了!
17:30 於屋外拍完導覽圖文照後,個人卻被螞蝗上身吸飽飽
了,幸老婆剛要被吸血時被逮到。因無其他山友入宿
,水源又不缺,我倆夫妻用布林快速爐燒熱水洗澡
(在屋外)。不久屋外下起小雨,即入床鋪小睡約40
分。
19:00 約於19:30吃晚餐,同樣是稀飯配肉鬆及肉乾,餐
後約於21:00入眠,也結束第五天行程。
後記︰
1. 多美麗駐在所因年久荒廢失修,經花蓮文化局於2020向中
央爭取經費補助後,經修補毀損的駁坎並同採板岩人字砌
構築後已稍恢復原有容貌,其自然景觀也形成優美的歷史
文化遺址,讓過去歷史獲得保存,也是本行程最富有歷史
遺址之行。
2. 有一處(崩地危崖坡)由美麗駐在所過來相距約850公尺,
最明顯地標是先經唯一(鐵梯)即遇非常危險的崩地危崖
坡,本有繩索可採橫渡通過,但因近日連續下雨,上方土
石崩落再將繩索及路跡給沖毀,致再增加橫渡更危險難行
,請務必非常小心!否則就GG了!
3. (抱崖山屋)其周遭附近相當潮溼致其螞蝗猖獗隨時會上
身親吻,我倆夫妻就被親吻!酒精及透氣膠帶務必放在身
上備用。
全部照片:第五天照片
第 六 天
一、日期:2022年05月09日星期
天氣 : 陰晴,午後偶霧雨
行程路線:
抱崖山屋(抱崖駐在所遺址)夜宿,H1676m→
石洞駐在所遺址,H1715m→
十里駐在所遺址,H1718m→
卡雷卡斯駐在所遺址,H1658m→
山陰駐在所遺址,H1643m→
多士袞駐在所遺址,H1510m→
綠駐在所遺址,H1262m→
瓦拉米山屋(蕨駐在所遺址),H1070m→
黃麻駐在所(營地),H917m→
佳心營地(佳心駐在所遺址),H820m→
山風駐在所,H501m→
瓦拉米步道起點(賦歸),H454m。
二、 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三、 目的:自組隊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四、 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∕八通關越嶺古道
五、 類別等級: B+∕約27.6公里
六、 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1730m、最低高度474m
七、 總 爬 升:298m、總 下 降:1554m
八、 行程時間:10:43【05:38~16:21】
移動時間07:42
靜止時間03:01
行程記述:
04:00 於04:00起床,早餐也簡易吃,離去前將山屋防熊鐵
窗蓋一一放下緊閉,出入門也上閂,出發前再補拍合
照及導覽圖文,約於05:40啟程。
06:04 過「古道東段34.7K」後,抵「石洞駐在所遺址」,
原石洞駐在所位於古道上方稜線約60公尺落差高度。
06:27 過「石洞溪谷」後,抵「優美松蘿」,樹上密佈松蘿
,美極了!
06:36 過「古道東段36.7K」後,抵「三四溪駐在所展望點」
,可眺望多美麗山及馬博拉斯橫斷之群峰百岳。
07:26 過「古道東段38.7K」後,即抵「十里駐在所」,原
駐在所位於古道左側駁坎上方。老婆到臨會合時,
發現其身上已被螞蝗上身好幾隻又被吸飽飽了,衣服
也沾了一些血,太恐怖!幸即時用透氣膠帶止血。
07:57 過「古道東段39.7K」後,經「展望點」,可回望尖
聳宏偉(新康山);抵「卡雷卡斯駐在所」,原駐
在所位於古道右側駁坎上方已雜草叢生;在此古道
上小休十幾分。
08:40 過「古道東段41.7K」及「小溪瀑6」後,未幾抵「山
陰駐在所」,原駐在所位於古道上方約40公尺落差高
度;在此小休約十幾分。
09:00 於08:54起程,古道也由此開始下降,古道尚優質好
走;下抵「山陰吊橋西口」,該吊橋重新建造於2005
年前。
09:16 經「展望點4」,可回望儒潤山及其魯崙大崩壁,可
見大自然的力量將山腰古道化為烏有,才須改大高
繞越嶺!續行抵古道東段43.4K「多士袞駐在所」,
原駐在所位於古道右側上方。
09:20 行約120公尺,抵轉折點稜肩「有通訊2」,古道右側
上方是(六號停機坪);即打開手機,成功完訂台鐵
18:31 普悠瑪直達火車票兩張回松山。
10:10 接續是優質下坡古道,因要到瓦拉米山屋外煮午餐,
於09:34個人先健步下行;途中遇兩位夫妻檔要到抱
崖山屋入宿,也讓我們連續四天未見生人破功!過
「圓木梯」後,再下行經「古道東段45.7K」,未幾
下抵「綠駐在所」,原駐在所位於古道右側上方約8
公尺落差高度的凸稜上。
10:40 再一路下行好走,終下抵古道東段48.1K「瓦拉米山
屋」,空無1 人,又讓我倆夫妻包全場;因陽光普照
,將雨褲、雨鞋脫下清洗晾乾(水源不缺),即準備
大休及煮午餐。
12:00 老婆未幾也抵達,也同樣將雨褲、雨鞋脫下清洗晾乾
,讓自己清爽舒服!餐後也來杯熱咖啡,讓身心消疲
許多!約於12:00啟程賦歸(回步道口還有13.6K路
程)。
12:27 行於優質又寬敞瓦拉米古道輕鬆又好走,途中下起短
暫霧雨,也再次碰到一對賢伉儷要往瓦拉米山屋,讓
我倆有回到人間的感覺!抵「瓦拉米吊橋北口」,該
吊橋重新建造於2005年前。
12:57 抵「黃麻二號吊橋北口」,又出陽光的好天氣。
13:09 抵古道東段52.2K「黃麻一號吊橋北口」,橫跨黃麻
溪,橋頭前有顆(40號水準點基石)。
13:26 循古道緩坡上行,上抵「喀西帕南事件紀念碑」,位
於古道右側上緣,古道有休憩椅可供納涼乘坐,在此
小休幾分。
13:49 古道續優質好走,過「古道東段53.7K」後,未幾下
抵「黃麻駐在所」,有寬廣營地及休憩椅,原駐在
所位於古道右側上方約15公尺落差高度。
14:20 下抵「鯊魚頭石」,位於古道上,前後兩側都像極鯊
魚頭,有休憩椅供休息賞景。
14:50 抵「佳心舊部落岔1」,立有花蓮文化局導覽圖文,
左岔下往(佳心舊部落石板屋),不取;續前行。
14:52 即抵「佳心營地岔1」,右岔上往(佳心營地),不
取;續前行約35公尺「佳心營地岔2」,里程數標示
往步道口還有4.5K。於古道上休憩椅小休順聯絡計
程車及回電小李哥。
15:27 於15:01休畢啟程,行約12公尺遇「佳心舊部落岔
2」,立有花蓮文化局導覽圖文,左岔下往(佳心山
或佳心舊部落石板屋),不取;續行古道。下經
「岩壁路2」,可回看(佳心山)。續下行遇「橋毀
北口」,幸有闢出迂迴腰繞過溪,即抵「3.1K橋毀
南口」,玉管處立有禁行公告(應是公告禁行走毀
橋,遊客依然可繞道通行)。
15:41 過「古道東段59.2K」後,即下抵「36號基準點基石」
,位於古道上。
15:51 抵「山風二號吊橋北口」,有休憩椅及通訊,再次與
計程車確認時間兼小休賞山風瀑布,是著名景點之
一。
16:04 過橋下行即經「觀瀑平台岔」,立有指標牌,左岔循
階下往(觀瀑平台)賞山風瀑布,不取;續下行抵古
道東段60.7K「山風一號吊橋北口」,距離步道口還
有1公里;行至北口觀景台賞(山風一號吊橋)全景
,非常壯觀又美景,係非常著名景點之一。
16:12 於吊橋上拍照賞溪谷及連瀑,下抵「山風駐在所」,
也是原駐在所位置。
16:20 抵古道東段61.7K「瓦拉米步道起點」,也是行車終
點,計程車司機也剛到在等候,我倆取照後即搭計
程車往玉里火車站。
16:47 車行約23分抵「玉里火車站」,下車將背包乾淨衣褲
取出到親子盥洗室盥洗換裝,也清除身上汙垢及汗臭
味。
17:28 晚餐到站前右前方享用玉里麵(當地稱餛飩麵)及臭
豆腐,俗又大碗!餐後搭18:31普悠瑪直達車。
21:35 抵「松山火車站」再轉搭區間車到七堵火車站,騎機
車回到基隆的家約22:15,也正式畫下八通關越嶺古
道六日優質又驚險的行程!
後記︰
1. 由抱崖山屋→瓦拉米山屋→瓦拉米步道起點,相距約27.8
K,雖距離甚遠,幸沿途古道大多平緩下行好走,含休
息約需花費10時30分~11時30分左右。
2. 抱崖山屋附近因較潮濕,螞蝗非常猖獗,應備酒精及透
氣膠帶止血!
3. 本行程可通訊點都有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貼有標示。
參考資料:上河圖、廖蘇隆及杜欣怡臉書、輝哥的天空及
網路之行程記錄及軌跡。
GPS航跡檔: Gpx 檔
全部照片:第六天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