荖寮坑古道、荖寮山、望古山、五分山、五分山西峰、東勢坑古道O型走
2019∕02∕05 紀錄:陳生
一、 日期:2019年02月05日星期二(年初一半日行)
天氣 : 陰冷
行程路線:
荖寮坑古道出入口,H285m→
【荖寮山】又稱望古山北峰,無基石,H550m→
【望古尖】無基石,H587m→
【望古山】無基石,H597m→
【頂子寮山】無名基石,H550m→
【五分山】二等三角點No.1065號、三等三角點No.
1038號,台灣小百岳No.010,H757m→
【五分山西峰】無基石,H740m→
石厝遺址越嶺鞍部岔,H352m→
東勢坑古道→暖東產道→
荖寮坑古道出入口,H285m(賦歸)。
二、 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三、 目的:郊山∕年初一踏查(半日行)
四、 參加人員:陳生1人∕機車
五、 類別等級:A+∕10.3公里
六、 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750m、最低高度228m
七、 總 爬 升:約789m、總 下 降:約787m
八、 行程時間:03:54【14:03~17:57】
移動時間03:05
靜止時間00:49
交通路線:
基隆市→基福公路(台2丙)→荖寮坑古道出入口。
陳生行程記述文字檔:
荖寮坑古道、荖寮山、望古山、五分山、五分山西峰、東勢坑古道O型走
行程記述:
14:01 由基隆騎機車抵荖寮坑古道出入口,有寬敞涼亭
及停車場、簡易廁所;將機車停妥後,取照、整
裝即起登。
14:10 循寬敞荖寮坑古道緩坡上行,但溼滑的木棧道須
小心,幸有漆上條狀止滑漆;抵「荖寮山岔」樹
上訂有G董指標,過溪踏石即陡上行。
14:21 陡峭路徑經G董的暖曦探勘隊重新整闢後已非常
清晰好走,沿路架繩不缺;抵小型絹絲「階梯瀑
布」,取照後續陡上行。
14:39 過陡峭路徑後,路徑才轉緩坡上行,路況非常優
質;抵【荖寮山】又稱望古山北峰、550峰,無
基石,海拔550公尺;係岔路空地,右岔是(五
四縱走)往中窯尖方向,取照後即取左岔(五四
縱走)逆行路線往望古山續行。
14:54 沿路經上下小山頭,其煩人的箭竹林已被G董的
暖曦探勘隊再次重新整闢後已非常寬敞好走;經
岩垂壁攀繩上稜即抵「岩稜岔」有五四縱走指標
牌,左岔稜線往望古山,先不取;取右旁即抵
【望古尖】無基石,海拔587公尺;係最近才命
名,有360度環視,惜霧濛濛無緣賞景,但須小
心岩頂旁之斷崖。
15:03 於望古尖小休幾分後即循寬敞稜線往望古山前行
,未幾抵【望古山】無基石,海拔597公尺;腹
地已被G董的暖曦探勘隊整闢出寬敞的展望空地
,取照後續行。
15:13 續循稜陡下箭竹林,然今日箭竹林已被G董的暖
曦探勘隊整闢出寬敞的人行大馬路,足感恩!因
昨日一場雨至陡峭稜線路更溼滑難行;下抵鞍部
「荖寮坑遺址岔」有指標,左岔下往荖寮坑古道
之煤炭遺址,不取;取直岔續前行。
15:26 續循寬敞的箭竹林徑前行,過雜木林徑上行後,
抵【頂子寮山】有顆無名基石,海拔550公尺;
無展望,腹地稍小。
15:27 即下抵「越嶺鞍部十字岔」有指標柱,旁有淡蘭
古道導覽圖;左後岔是暖東舊道下往停車處之荖
寮坑古道出入口;右岔五分山石階步道下往十分
老街,旁有(嶺頭福德宮)係一處極佳休憩所;
取左岔五分山步道循階上行。
15:49 循優質又乾淨寬敞的五分山石階步道陡上行,抵
稜線步道左側「五分山西峰岔」有指標柱,左岔
往五分山西峰約45公尺距離,先不取;取直岔石
階步道續前行。
15:55 過步道3.2K後,上步道最高點即是右側的「暸望
亭」此時更霧濛濛;下行步道即抵「五分山登山
口」有指標柱,取右岔起登。
15:57 上登路徑寬敞好走;即抵【五分山】二等三角點
No.1065號、三等三角點No.1038號,台灣小百岳
No.010,海拔757公尺;腹地稍小,箭竹林間無展
望。
16:01 取照後原路退回,回抵步道最高點即是「暸望
亭」,此時濃霧更籠罩;遊客已紛紛賦歸,只剩
我一人全包場,於亭內燒水泡咖啡喝烏龍茶兼小
休約16分。
16:24 於16:17休畢,原路退回;回抵「五分山西峰
岔」有指標柱,取右岔起登即抵【五分山西峰】
無基石,海拔740公尺;腹地極小,可展望十分
聚落及五分山瞭望亭,惜無緣賞景;取照後即
循山路陡下行。
16:45 循清晰好走山徑下行,終下抵「福安宮岔」有指
標,係一處休憩空地,右岔下「粗坑頭崙、福安
宮」,不取;取左岔往龍門山下行。
16:55 下行路況尚優,抵「遺址越嶺鞍部十字岔」有指
標,旁有石厝遺址;係一休憩地;右岔可展望雍
恆文創園區、基隆外港及下粗坑口古道;直岔循
稜往龍門山;取左岔東勢坑古道往大菁農場下行
17:01 循山腰路之東勢坑古道往大菁農場下行,古道已
荒廢草淹徑,且無任何舊布條,只好循舊路底古
道平緩前行;抵「小溪澗」踏石過溪澗。
17:15 終接上土產道,有廢棄告示牌(誤入私人土地)
,其右側是大池塘,但土產道已佈滿高聳又密集
的芒草,只能見到未被移走還駐守在產道上的電
線桿;也因此在此稍徘徊找路跡,迂迴循土產道
下行,只能撥開芒草循舊路跡下行,抵產道左側
廢棄「大池塘」取照後續撥開芒草循舊路跡下行
17:24 雖芒草淹蓋佈滿土產道,幸沿路有電線杆當指標
找舊路跡;抵產道「水泥橋」,橋下方潺潺流水
是東勢坑溪支流。
17:33 過橋後,有岔路,但已芒草淹徑,續循電線桿方
向,取左岔產道續撥開芒草前行;過「廢棄貨櫃
屋」後,未幾出「大別墅」前庭院大草坪;也讓
我鬆了一口氣完成今日踏查目的!
17:44 (大別墅)有如空城,其前庭院有廢棄石屋古厝
;稍停留取照後,續循寬敞乾淨的私設道路下行
;經「廢棄樓房」其正下方是(基平隧道),但
殊不知為何都任其荒蕪廢棄,甚惜也!過兩道鐵
柵門後,抵「暖東產道岔」無指標,右岔暖東產
道下接基福公路;取左岔暖東產道上往荖寮坑古
道出入口。
17:57 循暖東產道上行,經「大菁農場岔及淡蘭宮」後
,終回抵今午起點「荖寮坑古道出入口」,天色
已暗,停車場及涼亭已空無一人,卸裝後即騎機
車賦歸,也結束今日下半日行程。
後記︰
1. 本行程係一趟觀山看海兼賞秘境的極優質O行程,但
天候加濃霧,致無景可賞,尤其【望古尖】,是一處
360度絕佳展望點,若無懼高症者及非大熱天,在此
賞景,有如懷抱四川大海般的雄偉壯志。
2. 本行程之頂子寮山至望古山到荖寮山間的箭竹林及黃
藤與林投,是基隆朝陽每年辦理(五四縱走)最頭痛
也最折騰人的路線;去年幸經G董帶領的(暖曦探勘
隊)用電動割草機,整闢出一條有如人行大馬路般的
康莊大道,讓人足感心!
3. 東勢坑古道接土產道出暖東產道可謂是一條秘境,目
前東勢坑古道接土產道至大別墅,已荒蕪少人走,尤
其土產道已被芒草佈滿無路徑,加上無任何舊布條指
引,再未重新整闢前,請山友務必小心!
4. 參考資料:獨步山林蕭郎、陳生,航跡檔及行程記錄
GPS航跡檔: Gpx 檔
荖寮坑古道、荖寮山、望古山、五分山、五分山西峰、東勢坑古道O型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