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山背山、田寮山、毬子山、水頭排山、薯園山、崎龍山O型走(第一天)
2023∕01~02∕31~01 紀錄:陳生
一、 日期:2023年01月31日星期二
天氣:晴
行程路線:
橫山樂善堂停車場,H476m→大崎棟古道→
【大山背山】又稱大崎棟,二等衛星控制點N911,
三等三角點No.5(已遺失),H705m→
【田寮山】無基石,H645m→
【毬子山】總督府圖根補點,H672m→
【水頭排山】又稱木頭山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
【鎮石山】無基石,H662m→
【薯園山】又稱二十分山,總督府圖根補點,
H602m→
【崎龍下山】鑛務課No.574,H474m→
崎龍古道→橫山樂善堂第二停車場,H476m。
二、 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三、 目的:自組隊∕樟之細路:大山背山大O型+騎龍古道
四、 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∕小自客車
五、 類別等級:B行程 ∕16.9公里
六、 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691m、最低高度351m
七、 總 爬 升:約962m、總 下 降:約983m
八、 行程時間: 08:14【07:46~16:00】
移動時間:04:45
靜止時間:03:29
交通路線:
l 基隆→國道3→竹林交流道→120縣道→台3線→竹34線
→竹35-1線→樂善堂第二停車場。
l 樂善堂第二停車場→苗栗:南苗大旅社(住宿)。
陳生行程記述文字檔:
樟 之 細 路
「樟之細路」貫穿桃園龍潭與台中東勢間的丘陵地區,大
致沿台三線「內山公路」而行,是台灣國家綠道系統之一
。樟之細路與「淡蘭」和「山海圳」兩條國家綠道齊名,
同為串連台灣在地常民文化的路徑。
樟之細路的原文名稱「Raknus Selu」充分展現這條路線的
特色。Raknus 是賽夏族和泰雅族人對「樟」的稱呼,述說
樟腦產業在內山發展的地位;而 Selu 則是客家話中的「小
徑」,係送樟腦、茶葉跟蔗糖,見證「茶金」輝煌歷史的
山間小路,意味著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綠道名稱採用原
漢語言組合,訴說早年族群衝突的歷史,也許下今後和平
共生的想望。
樟之細路,以桃園龍潭三坑社區為起點,沿著台三線往南
發展,經過新竹、苗栗,最後到達台中東勢,總長約 380
公里,路線區分為主線與副線。
▶︎ 主線:220 公里,步道編號系統之識別代碼用 RSA 標誌
。主線分為 60 段,跨越桃園、新竹、苗栗、台中 4 縣市,
連接共13 鄉鎮的重要歷史發展,為縱向的連結主軸。其中
26 段共 57公里為古道、步道或山徑,34 段共 163 公里為
產業道路或公路。
▶︎ 副線:160 公里,步道編號系統之識別代碼用 RSB 標誌
。分為 21 段,由主線橫向延伸而出更多的細支,進入地方
聚落,由大到小、由淺入深地去了解台三線上多元族群的
文化樣貌。
行程記述:
07:38 於06:00自基隆開小自客行國道3,下竹林交流道
再轉120縣道行竹35-1線,車抵「樂善堂第二停車
場」,下車整裝準備起登。
07:48 於07:46循馬路回程往樂善堂下行約100公尺,即
抵「櫻花步道岔1」,取左岔土步道緩坡上行。
07:52 即遇「櫻花步道岔2」,右岔石板階下往(樂善
堂),不取;取左岔石板階上行;未幾上抵「大
崎棟古道岔」,無指標,右岔大崎棟古道下往
(樂善堂),不取;取左岔大崎棟古道續上行。
07:56 上抵「農莊岔」,有指標柱,左右岔柏油產道係銜
接(高頂農莊),可供停車;取直岔大崎棟古道循
石板階續上行。
08:11 循優質好走大崎棟古道之石板階一路上行,上抵
「櫻花道岔」,有指標柱,左岔係櫻花道水泥路,
可下往樂善堂,不取;取直岔大崎棟古道續上行。
08:21 上抵【大山背山】又稱大崎棟,二等衛星控制點
N911,三等三角點No.5(已遺失),海拔705公尺
;有大崎棟涼亭及木棧觀景台,視野極佳,小車也
可抵達,但假日不宜(停車空間不大);在此小休
約19分賞景、拍照。
08:47 於08:40休畢循新鋪設柏油產道下行,下抵「產道
涼亭岔」,無指標,左岔柏油產道可下往(樂善
堂),不取;取右岔柏油產道上行。
08:50 上抵「涼亭大空地岔」,有大空地及涼亭;取涼亭
左邊廢棄水泥產道下行。
08:59 沿途廢棄水泥產道尚好走,途中經私人露營區;
未幾下抵接柏油產道「產道岔1」,無指標,左
岔柏油產道往(樂善堂),不取;取右岔柏油產
道續往(如來禪寺)前行。
09:21 沿途柏油產道可遠眺五指山及樂山軍事雷達站,且
產道兩側邊坡有結實纍纍橘子園;並向路邊農家取
自來水備燒茶水;抵「產道岔2」,左岔柏油產道
下往(如來禪寺或崎龍山),不取;裝釘藍天指標
牌後,取右岔柏油產道往(田寮山)陡上行。
09:36 陡上嶺頂後遇「產道岔3」,續取左直岔柏油產道
下行;下抵「四季雲嵿岔」,無指標,左岔水泥產
道可上往(裘子山登山口),不取;取右前岔柏油
產道往(田寮山)續行。
09:43 抵「田寮山登山口」,有指標柱,左側登山口有座
小型福德廟,並有登山步道;裝釘藍天指標牌後,
取左岔登山步道往(田寮山)上行。
09:52 循優質步道上抵「田寮山觀景台」,有木桌椅可供
休憩及賞景,相當優美的休憩點。
09:59 拍照賞景後即循山徑步道陡上行,幸桂竹林徑尚清
晰寬敞好走;上抵【田寮山】無基石,海拔645公
尺;腹地小,展望尚佳;在此燒水泡茶、喝咖啡
約34分。
10:50 於10:33休畢後循稜線山徑往(毬子山)起行,
沿途山徑寬敞又緩平清晰好走;抵山腰路「毬子
山腰岔」,加強裝釘藍天指標,其右腰前岔下往
(水頭排山),先不取;取左岔拉繩陡上。
10:52 即上抵【毬子山】總督府圖根補點,海拔672公尺
;腹地小,林間無展望;也是岔路口,前岔山徑
可下往(毬子山登山口及如來禪寺),不取;取
照後原路回程。
10:58 回抵山腰路「毬子山腰岔」,取往(水頭排山)之
前岔陡下行。
11:10 循尚不清晰山徑陡下,未幾下經右側民宅之「民宅
鐵鍊」,即循稍濕滑水泥產道下行;下抵「農舍溪
澗」,有溪澗及右側農舍,向農家主人要水備午餐
使用。
11:16 續循潮濕水泥產道下行,下抵「私路捷徑岔」,左
岔是私人闢建水泥產道,立有牌告(應是飛行傘專
用道);一般山友會續循右前岔水泥產道下行約
370公尺再迂迴轉稜線山徑上(水頭排山),相當
有距離,不取;取左岔私闢水泥產道上行。
11:26 循寬敞水泥產道上行,右側有一、二戶農家,但路
左有土產道勿取之!上抵「稜線水泥路岔」,無指
標,左岔水泥產道循稜往(鎮石山),先不取;取
右岔水泥路上行。
11:27 即上抵非常寬敞平坦的「起飛場」,展望絕佳!再
上兩層木棧平台觀景台下背包準備煮午餐,旁是
【水頭排山】又稱木頭山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海
拔595公尺。
12:20 適巧沈祺文兄帶領周二大隊也於11:55抵達吃午
餐,我與老婆大人餐後於12:18上背包與周二隊
道別先啟程,回經「稜線水泥路岔」,取直岔水
泥產道上行約25公尺抵「山徑岔」,左岔是水泥
產道可上往(鎮石山);裝釘藍天指標牌後,取
右岔山徑步道上行往(鎮石山);其兩路係殊途
同歸。
12:29 即上經「電塔157號」,續下行即抵「水泥路稜線
盡頭岔」,左後岔係水泥產道,也是水泥路稜線
盡頭,兩路在此相交會;裝釘藍天雙指標牌後,
取寬敞土產道續循稜往(鎮石山)前行。
12:44 循寬敞稜線土產道前行途中經兩處「土產道岔1、
2」,於岔路口裝釘藍天雙指標牌,最後爬陡坡,
未幾上抵【鎮石山】無基石,海拔662公尺;有顆
大石矗立於路中,腹地小,展望佳;裝釘藍天雙指
標牌後續往(薯園山)下行。
13:01 陡下長坡後,幸山徑清晰尚好走,再上坡未幾上抵
【薯園山】又稱二十分山,總督府圖根補點,海拔
602公尺;腹地適中,林間無展望。
13:15 取照後即循山徑下山,途經「竹林山徑、電塔155
號及豪華露營區」;再循土產道下抵「薯園山登山
口」,左右岔是柏油道路,右後岔柏油道路往(五
指山),不取;裝釘藍天指標牌後,取左前岔柏油
道路往崎龍山前行。
13:48 踢冗長柏油道路讓人有點腳麻,幸非大熱天,否則
暑熱難熬!抵「毬子山岔」,有藍天指標,左岔水
泥路往「大山背精舍及毬子山」,不取;續循直岔
柏油道路前行。
13:54 抵「如來禪寺岔」,有指標柱,左岔柏油產道往
(大山背山);中線入如來禪寺;取右岔柏油道
路下行。
13:56 下抵髮夾彎「竹35-1線岔1」,有指標柱,直前岔
是竹35-1線公路往(樂善宮),不取;取右前岔
竹35-1線公路往(崎龍山)續行。
14:11 續踢冗長柏油公路,抵「竹35-1線岔2」,有指標
柱,直前岔是竹35線公路往(五指山),不取;
取左岔竹35線公路往(崎龍山)上行。
14:15 適巧沈祺文兄帶領周二大隊也趕到會合,上抵「上
山喝咖啡登山口」,竹35線公路右側山徑是(崎龍
山登山口),即裝釘藍天指標牌確指引;右側是上
山喝咖啡店(假日才有營業),旁有水龍頭供水;
並有非常寬敞木棧觀景大平台及步道供休憩觀景;
我與老婆大人陰涼處燒水泡茶喝咖啡,小休約33
分。
14:48 沈祺文兄帶領周二大隊約於14:30陸續離開往崎龍
古道上行;美娟與我等三人休畢後,於14:48由崎
龍山登山口起登,上行約幾公尺步道右側即上抵
【崎龍下山】鑛務課No.574,海拔474公尺;腹地
極小,展望尚可。
14:52 取照後即退回步道續上行,未幾上抵【崎龍山】總
督府圖根補點,海拔510公尺;腹地適中,展望欠
佳;取照後循稜前行。
15:05 過嶺頂山徑後即陡下山徑步道,因時間尚早特取右
岔逃學步道腰繞,未幾下抵「大山北月人文館」,
其園區尚具規模!也是樟之細路的崎龍古道設置地
點,適巧周二隊豆豆帶領的後段班在此拍照取景。
15:18 大夥於「崎龍古道岔1」,有指標柱,會齊後於
15:09取左岔崎龍古道循石板階而下;下抵「糯
米橋1」,適巧沈棋文帶領幾位周二隊再迂迴到此
要拍照取景。
15:30 全體於糯米橋取團照後續循優質又古樸崎龍古道緩
平下行,古道旁有小溪幽靜隨伴,令人懷古思情!
抵「糯米橋3」,再取團照後續循樟之細路指標續
行。
15:47 通過「屋後岔」後,即循石階古道陡上行,經「崎
龍古道岔」,取左岔水泥路續上行;未幾上抵接上
竹35-1線公路之「崎龍古道出入口」,取右前岔竹
35-1線公路往(樂善堂)前行。
15:53 抵「樂善堂第一停車場」,小李哥帶領周二隊計有
三部大巴130人走完預定行程,準備搭大巴到新埔
水汴頭餐廳享用晚餐。
15:59 我與老婆大人步行到「第二停車場」,準備開車賦
歸。
17:05 因老婆將毛帽遺丟在路上,即開車回到路上撿回,
再驅車開到水汴頭餐廳與小李哥的周二隊會合聚
餐。
19:00 享用小李哥的豐盛晚餐後,即道別周二隊,開車
南下到苗栗市區;車抵「南苗大旅社」,即早早
入睡準備明另一樟之細路的鳴鳳古道行程。
後記︰
1. 本行程係大山背山+田薯縱走再O回走崎龍古道,但大
部分都走在水泥產道與車道路上,反而走樟之細路
RSA-21崎龍古道較短些。
2. 本行程之山徑步道都非常清晰寬敞好走,然要由水泥產
道要登水頭排山可行私人闢建水泥路(起飛場專用道)
較捷徑抵達。
3. 本行程除了樟之細路RSA-21崎龍古道未釘藍天指標牌
外,在各重要岔路口都有裝釘藍天指標牌確指引!
參考資料:台灣千里步道協會、蕭郎獨步山林間、
網路行程記錄及航跡檔
GPS航跡檔:Gpx 檔
大山背山、田寮山、毬子山、水頭排山、薯園山、崎龍山O型走20230131.gpx
全部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