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網誌清單

顯示具有 基隆天際線東西縱走+槓子寮山、基隆塔還形走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基隆天際線東西縱走+槓子寮山、基隆塔還形走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4年5月26日 星期日

基隆天際線西東縱走+槓子寮砲台、槓子寮山、中正公園(基隆塔)環形走20240519

 基隆天際線西東縱走+槓子寮砲台、槓子寮山、中正公園(基隆塔)環形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40519 紀錄:陳生

一、 日期:20240519日星期日

         天氣 :

行程路線:

 大覺寺附近起登點,H62m

 【蚵殼港山】又稱鶯歌石山,高速圖根點A02H147m

 【紅龍山】基隆市控制點No.023H139m

 【獅球嶺西砲台山】又稱砲台山,基工四等三角點No.2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H105m

 【獅球嶺北峰】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,H110m

 【獅球嶺主砲台山】基石位於碉堡上,共有三顆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環山16號基石、P155基石、不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名基石,H120m

 【獅球嶺東砲台山】又稱三坑山、獅球嶺山,基都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09,高速圖根點A024H155m

 【南榮山】又稱竹子嶺尾山,基市府圖根補點第四奌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55m

 紅淡山步道A2線→佛光硐→

 【紅淡山】三等三角點1024號,小百岳No.007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210m

 【紅淡山東南峰】台北州稅務課基石,H168m

 【長命山西南峰】基隆河水源保護基石,H143m

 【大水堀山】又稱長命寺後山,礦務課第217號基石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H145m

 【長命山】省府地政處測量局三等控制點C02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150m

 【月眉山砲台區】又稱為桌山砲台,H215m

 【月眉山】礦務課第128號基石,H215m

 【月眉山東峰】省府地政處GB27四等控制點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207m

 【四腳亭砲台區】又稱深澳坑砲台區→

 【四腳亭砲台山】又稱深澳坑砲台山,礦務課第1128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號基石,H200m

 【六坑山】陸軍省基隆要塞第一地帶標第3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182m

 【五坑湖】睡蓮生態池,H77m

 【槓子寮砲台區】H170m

 【槓子寮山】二等三角點1168號,小百岳4號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H163m

 基隆中正公園【基隆塔】H55m

二、  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
三、  目的:自組隊∕基隆砲台巡禮+基隆塔

四、  參加人員:陳生等2

五、  類別等級: B+∕22.4公里

六、  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218m、最低高度11m

七、  總 爬 升:1053m、總 下 降:1099m

八、  行程時間:102307501813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移動時間:065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靜止時間:0333

陳生行程記述文字檔:

基隆天際線西東縱走+槓子寮砲台、槓子寮山、中正公園(基隆塔)環形走

【基隆天際線東西大縱走】是登山界名人(小俞)當時命

名串通成一條觀山看海及列國家古蹟之各砲台與碉堡群的

優質長程縱走路線,其路線大多在基隆境內;再加上藍天

江隊長除草團隊+基隆暖曦除草探勘隊不定時除草整闢稜

線山徑,才有今日的「基隆天際線東西大縱走」路線,足

感謝!期盼各山會或登山界山友來踏訪觀賞基隆山海美景

及各砲台與碉堡群。

基隆港自古以來,是兵家必爭之地,佔領基隆港,等於扼

住北台灣的咽喉,才有環繞基隆港周圍山嶺都闢建砲台及

碉堡,固守基隆天然良港。

歷經數百年的歲月變化,仍保存完整計被列為國家古蹟的

共有五處,都位於基隆港周遭,由西而東分別是:

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獅球嶺砲台二沙灣砲台(海門

天險)、槓子寮砲台

【白米甕砲台】為國家三級古蹟,位於基隆港西側,與東

岸的和平島互為犄角,共扼住基隆港門,形勢相當險要;

也是賞夕陽的佳處,有「米甕晚霞」的美譽,為基隆勝景

之一。

【大武崙砲台】為國家二級古蹟,位於基隆港西側的大武

崙山附近,與基隆港東側『槓子寮山』的『槓子寮砲台』

互為犄角,捍衛基隆港。

【獅球嶺砲台】為市定古蹟,位於港口最內部,做為基隆

最後的防線。獅球嶺砲台遺址處,只剩一簡易碉堡及砲台

基地座,建於清光緒10年(1884);除這裡的砲台之外,

在東西兩側的山丘,另建兩座砲台做為輔翼,三座砲台連

成一氣;稱之『東砲台』及『西砲台』。

【二沙灣砲台】(海門天險)為國家一級古蹟,位於基隆港

東側小山丘稜線上,建於清道光年間,扼守著基隆港門戶,

任何進港口的船隻,均在砲火射程內;計有北砲台區及東

砲台區,互為犄角以形成交叉火力固守。城門額寫著「海

門天險」四字。

【槓子寮砲台】為國家二級古蹟,位於基隆港東側的槓子

寮山系,就位於國立海洋大學的後山,槓子寮砲台是基隆

現存砲台古蹟中,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,由於戰略位

置重要,台灣光復後,還一直有國軍駐守此地,砲台區之

稜線上的視野則相當遼闊,從基隆港外的和平島向東延伸

而來的海岸,可望見海洋大學部份的校區、碧砂漁港、八

斗子、深澳岬角, 以及雄峙於東北角的基隆山;碧波萬頃

,海天一色。

行程記述:

0801 0749由住家循崇德路10巷往大覺寺上行,上

          抵「慈佛寺廟右側庭院是俯瞰基隆港市區之佳點,

          而廟宇前面涼亭旁有間(化妝室)有自來水;左側

          係「慈佛寺登山口」,循山徑上登。

0805 山徑尚清晰好走,即上抵【蚵殼港山】又稱鶯歌石

             山,高速圖根點A02,海拔147公尺;腹地小,林

             間無展望。

0815 取照後原路退回「慈佛寺登山口」,循水泥稜線步

             道前行,抵最高頂點「碉堡涼亭」,旁後方有碉堡

             及基隆市控制點,是休憩賞景點。

0817 經「紅龍山岔」,取右岔即抵【紅龍山】基隆市控

             制點,海拔140公尺;基石位於步道左側小高地之

             水泥休息平台邊;展望不佳。

0831 續行稜線步道,沿途展望極佳;經「西砲台山岔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,取稜線缺口右上抵【獅球嶺西砲台山】又稱砲台

             山,基工四等三角點,海拔105公尺;砲台視野已

             被樹林遮住,而「西砲台山」之三角點位於西砲台

             右側下緣稜線上。

0842 循荒廢菜圃路徑下行經「電搭岔」即接上寬敞山徑

             ,過「軍事重地岔」後,再遇「菜園岔」,取左上

             稜即是早起會稜線步道,有顆環山17基石;續行約

              35公尺係早起會水泥地平台【獅球嶺北峰】台灣省

             政府圖根補點,海拔100公尺;基石不在高點,位

             於水泥平台靠獅球嶺主步道側;無展望。

0843 續行步道旋即接回獅球嶺主步道,即抵「樂觀亭觀

             景台」,可近觀基隆港區最佳角度點,亦可回望中

             山高八堵交流道,假日是熱門景點。

0848 取照後續上行即經「獅球嶺主砲台」,其砲台營舍

             規模不大,尚保持完整,再循階上抵【獅球嶺主砲

             台山】基石位於碉堡上,共有三顆,海拔120公尺

             ;站在碉堡頂鳥瞰基隆港市區,角度更絕佳。

0849 回抵「獅球嶺主砲台」,在陰涼處小休享果。

0900 休畢後,於0855循步道階往東砲台山下行,經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稜腰岔」,左後岔步道可繞回樂觀亭觀景台;取

             右前岔山腰徑前行;即抵「北碉堡群岔」,有指標

             ,直岔山腰徑往東砲台,先不取;取左岔山徑往北

             碉堡群探訪。

0902 即抵「北碉堡2」,碉堡已被樹根盤繞,顯得陰森詭

             譎,令人驚奇!

0904 取照後原路退回「北碉堡群岔」,即經「東砲台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」,有指標,直行山徑下往尚智國小,不取;取

             右岔陡上行。

0909 陡上過桂竹林徑即上抵【獅球嶺東砲台】,高速圖

             根點A024,海拔155公尺;基石位於營舍附近小丘

             高處的一座半圓形碉堡上;續前行約25公尺經東

             砲台營舍上方另一基石【獅球嶺東砲台山2又稱

             獅球嶺山,基都主09,海拔155公尺。基石為之前

             聯合探勘隊所發現,展望比碉堡更棒,可俯瞰基隆

             市、紅淡山之港區美景。

0912 退回下抵「砲台營舍」,是法軍所稱的【鷹巢砲台】

             ,其砲台及營舍,已荒廢甚久,老樹之樹根如八爪

             章魚盤繞牆垣,盤住營門入口,顯得陰森詭譎,周

             遭野竹漫生,一片荒涼蕭瑟,歷史滄桑之感油然而

             生。

0919 取照後循桂竹林徑往「南榮山」陡下行,即穿越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電塔24號」,續下行;下抵「竹林鞍部岔」,無

             指標,右岔寬敞保線路可接內石硬港古道,不取;

             取直前岔保線路續行。

0933 循寬敞保線路緩坡上行再腰繞下行,經「竹林岔」

         有指標,左前岔平緩保線路,不取;取右前岔陡下

         行;遇「南榮山岔」,直岔下往「電搭19號」,

         取;取左前岔即再轉左岔陡上抵【南榮山】又稱竹

         子嶺尾山,基市府圖根補點第四奌,海拔55公尺

         ;無腹地,竹林間無展望,取照後原路退回。

0937 下行穿越電搭19號之「南榮山電塔岔」後續下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,過小溪澗上抵「水泥路岔」有指標,取左岔水泥

             路陡下行。

0947 陡下經「民宅岔」,迂迴過「鐵路涵洞」後,再循

             階梯上抵台5線(南榮路),再抵「寶明寺牌樓」,

             循出入口拾階而上。

0950 循紅淡山步道-A3線拾階而上,遇「開化寺岔」,直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紅淡山步道-A3線循階往寶明寺,不取;改取右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紅淡山步道-A2線往開化寺拾陡階而上。

0955 陡上水泥階上抵「開化寺亭」,展望尚可,就此小

             休納涼。

1008 休畢後於1003循紅淡山步道-A2線往紅淡山緩平

             前行,過左側洞穴「福德祠」後,抵「佛光硐停車

             場」,小車可由南榮公墓進來,但停車位不多,附

             近有開化寺及小宮廟。

1012 進入「佛光硐」又稱蝙蝠洞,洞口有大彌勒佛,洞

             內頗為寬敞又有微亮燈光的洞內通道,內也有山泉

             水及石桌椅可供夏季乘涼,並有供俸佛像膜拜,但

             今有泥作在鋪設水泥地!取水後出洞口即在路口平

             台下背包燒水泡茶、喝咖啡兼小休約30分。

1057 休畢後於1042循紅淡山步道-A2線拾階而上,各

             路口都有步道指標,過「觀音巖」後,續循往紅淡

             山基點指標上行;上抵「月眉路岔」,有立步道指

             標,右後岔稜徑係下往月眉路,是基隆天際線西東

             大縱走路線必經之路,先不取;續拾階而上。

1100 即上抵【紅淡山】三等三角點1024號,小百岳7

             號,海拔210公尺;展望極佳,可俯瞰基隆港市區

             、遠眺基隆嶼、基隆山;也是132年前清軍堡壘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竹堡」之所在地,但已了無痕跡;今日能見度尚

             清晰好景!

1115 1107原路退回「月眉路岔」,入清晰紅淡山東

             南稜徑下行,未幾經「擁恆墓園區岔」,取直岔稜

             徑續下行;下抵【紅淡山東南峰】台北州稅務課基

             石(基石被削一半),海拔168公尺;腹地小,林

             間無展望。

1117 即下抵「東南稜腰岔」,左岔腰繞保線路往紅淡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北峰,不取;取直前岔續循東南稜保線路下行。

1121 下抵「月眉國小岔」無指標,右岔下往月眉國小,

             不取;循直岔稜線保線路續行。

1137 續行寬敞好走保線路,途過兩座電塔後抵【長命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西南峰】基隆河水源保護基石,海拔143公尺;基

             石位於小土丘上,林間無展望。

1139 即下抵「月眉保線路登山口」,有指標,對面是月

             眉棄土場柵門有警衛駐所,過馬路入柵門的左側

             小通道,有藍天指標。

1147 入小通道循左岔保線路上行時,左側有一座福德祠

             ,雖有水龍頭但無水,即向柵門警衛要水裝瓶(午

             餐備用)後,循保線路上行,遇左岔(有布條)取

             之上行即【大水堀山】又稱長命寺後山,礦務課

             217號基石,海拔145公尺;惜樹林間無展望。

1148 過「長命寺岔」,無指標,右岔下長命寺,不取;取

             直岔循稜續行,即抵【長命山】省府地政處測量局

             三等控制點C021,海拔150公尺;有寬敞水泥空地

             ,展望欠佳。

1150 即抵「月眉棄土場岔」,有指標,右後岔係保線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下往棄土場柵門(來時路);取左前岔循保線路續

             行。

1154 下行即抵「保線路岔」,有指標,左前岔保線路下

             往東光路,不取;取右岔越土丘下行。

1159 經「廢棄礦坑洞」後,循山腰緩平前行,抵「東光

             路岔1」,無指標,直岔下往東光路,不取;取右岔

             山徑陡上行。

1202 上行經「東光路岔2」,無指標,左岔同下往東光

             路,仍不取;續上行,即上抵「空地」,小休納涼

             幾分鐘。

1232 休畢後,上行即穿越「電塔10號」,循稜徑上行,

             開始今日較辛苦又危險的岩稜徑,也感謝暖曦除草

             探勘隊於最近才清理過,讓筆者能順利通行!未幾

             拉繩攀岩壁,有驚無險通過好幾次岩稜壁,過左側

             墓區後,下抵「稜線鞍部岔」,緊接是暖曦除草探勘

             隊於最近才新開闢一條陡峭直岔捷徑路直攻月眉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(月眉山砲台區),幸陡峭地形有架藍天繩,但雨天

             仍不宜!

1238 上抵「月眉山砲台區」,又稱為桌山砲台,為基隆

             的西側防禦線,防範敵軍從深澳坑或基隆河谷入侵

             ;老樹樹根盤繞牆垣,樹根猙獰又似樹妖魔爪,而

             壁牆附滿樹根蔓藤,碉堡頂處盡是蔓藤青叢盤住,

             顯得陰森詭譎,亦荒廢甚久,幸最近被暖曦除草探

             勘隊+藍天江隊長聯合將砲台區給除草整理滿乾淨

             ,期盼基隆市政府能接手定期整理讓頗有規模砲台

             遺址文物能重現與世人。即抵【月眉山】礦務課第

              128號基石,海拔215公尺;基石位於砲台前緣小

             丘上,腹地及展望同時被暖曦除草探勘隊+藍天江

             隊長整理非常寬敞好景,可遠眺基隆環山、海、港

             市區,足感恩!煮午餐大休賞景約1小時2分。

1342 餐畢於1340啟程繞行整理後砲台區,經砲台區左

             側「四腳亭車站岔」,右前岔稜徑係下往大坑埔山東

             峰出四腳亭火車站,目前是山友較常走的稜線山徑

             ,不取;取左繞砲台區。

1348 繞砲台區後下行往天外天墓園區,即遇「林投舊岔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無指標,左岔係陡峭林投山徑下往天外天墓園聯外

             車道(天外天復育環保公園)較捷徑,但似乎已荒

             廢鮮少人取之!取直即下抵【月眉山東峰】省府地

             政處GB27四等控制點,海拔207公尺:旁有黑色

             大水塔,後方有展望。

1351 即下行天外天墓園區柏油路,有極佳展望!下抵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天外天墓園出入口」,左岔需出鐵柵門才能出天

             外天環保公園,不取;取直即抵「四腳亭砲台出入

             口」,取之行其寬敞小碎石步道往砲台區上行。

1400 循著寬敞好走的小碎石步道上抵「遊客中心」有公

             廁,建築了美輪美奐,有水可取!也是四腳亭砲台

             起始點。

1407 沿著「低砲台營區」行走,使人心生懷古之情,更

             讚嘆先人的辛苦及智慧與金雕細琢的結合。經「抵

             砲台區岔」,取左後岔寬敞運砲斜坡道上行,上抵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崗哨登山口」,取左岔拉繩上登約1分鐘即上抵

             【四腳亭砲台山】又稱深澳坑砲台山,礦務課第

             1128號基石,海拔200公尺;腹地小,林間無展望

             ;然四腳亭砲台山位於上方砲台壕溝上,論高度還

             不及於後方「高砲台區」土推上高度。

1414 取照後原路退回「崗哨登山口」,取左循運砲斜坡

             道上行,上經「高砲台區岔」,右岔往高砲台區,

             不取;取左岔環繞步道前行;下高砲台區循石階陡

             下過火藥支庫(低砲台營區),續行即抵「低砲台

             營區」尾端之「三坑岔」,右岔係三坑步道下往四

             腳亭坑山,不取;取左即是「六坑、顏家古厝岔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,有指標柱,右岔步道下往顏家古厝與四腳亭埔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,不取;取六坑岔之山徑步道續行。

1422 循清晰好走山徑步道緩下行,下抵「六坑山小鞍部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」,有指標,左岔陡下須過竹林及果園、菜圃出

             青年成家社區、深澳坑路,往「五坑湖」較捷徑,

             也是基隆天際線大縱走必經路線,不取;取直岔保

             線路上往六坑山。

1425 上行經「六坑山岔」有布條,直岔保線路出深澳坑

             路,先不取:取左岔即上抵【六坑山】陸軍省基隆

             要塞第一地帶標第31,海拔182公尺;腹地小,展

             望極佳,可眺望下午未走之槓子寮山。

1448 取照後原路退回「六坑山岔」,取左岔六坑山東稜

             保線路往深澳坑路下行(參考李村棋老師前些日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走軌跡,筆者也從未走之),沿途之東稜保線路尚

             清晰好走些,但布條稀少(鮮少人行走)!途過3

             座電塔後下竹林徑再出「水泥橋岔」,取右過水泥

             橋後即抵「深澳坑路」,右岔深澳坑路往深澳坑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較捷徑,不取;取左岔深澳坑路前行(若往五坑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也較捷徑些)。

1452 踢深澳坑大馬路,未幾抵「福源宮」入內稍小休。

1505 因預定行程要經槓子寮砲台、槓子寮山、出基隆塔

             ,仍有一大段距離未走,若由福源宮旁深澳坑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141登「五坑山」較捷徑,但按現在時間點恐會

             摸黑,於1459啟程改走深澳坑大馬路往「五坑

             湖」前行;抵「7-11便利店」入內買冰咖啡及沙士

             解渴兼小休約13分。

1533 休畢後於1518續行深澳坑大馬路,經「深澳坑

             109巷岔」取右入109巷往五坑湖(基隆天際線

             大縱走必經路線),也可登五坑山。遇「大空地岔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目前已被劃為收費停車場,右前岔保線路往觀日坪

             、五坑山,不取;取左前岔路徑前行,未幾抵【五

             坑湖】也是睡蓮生態池,海拔77公尺,係基隆永源

             煤礦遺址,而湖面是堰塞湖所形成;此時無睡蓮卻

             倒映其湖光山色之美,也襯托其鮮為人知的秘境!

1548 取「五坑湖岔」之水泥橋,過橋入山徑,循舊路徑

             上行,但鮮少人行走致山經已呈荒廢跡象,幸尚能

             行!上經「廢棄休憩台」,應是麗景江山的建商所

             闢建的環山水泥步道及休憩台,惜已荒廢中!下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經「禁行岔」,右岔被圍籬禁行,取左岔水泥步道

             續下行;下抵「麗景江山岔」係麗景江山後棟機車

             停車場,取右進入「海中天駁坎岔」,直岔通道已

             被海中天社區長期用鐵柵門森鎖;取左岔上駁坎保

             線路。

1554 拉繩上駁坎高地平台,經「菜園」後,循不明顯高

             地平台保線路(草淹路)前行遇「電塔7」,仍循不

             明顯高地平台保線路前行;未幾下行即接新豐街之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新豐街、保線路岔」;穿越新豐街大馬路,抵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新豐街、步道岔」有舊指標,取右岔寬敞步道緩

             坡往「槓子寮砲台」上行。

1602 循優質寬敞步道(新豐街環山步道)上行,經「巴

             塞隆納駁坎」上方,可近觀「早安國揚社區」;續

             上行抵「稜腰步道岔」,有指標柱,但其指標柱似

             乎是好心人士集資拼湊所立指標柱,步道也維護非

             常乾淨好走,若是就非常感恩!然直前岔係保線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可通往「槓子寮砲台出入口」,不取;取右岔環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步道往「槓子寮砲台」上行。

1612 循優質環山步道上行,經「普羅旺世環山步道」,

             步道駁坎右下方是普羅旺世社區,其步道應是社

             區所闢建的環山稜線步道;抵「槓子寮砲台岔」,

             有指標柱,取左岔山徑步道入林往槓子寮砲台。

1616 循清晰乾淨山徑步道前行,抵「步道、產道岔」,

             有指標柱,取左岔土產道往「槓子寮砲台」上行。

1623 「砲台岔1」,取右入砲台營舍,但陡上石階梯上

             方已無路可上砲台觀測站之「觀景區1」,即原路退

             回「砲台岔1」,取右即抵「砲台岔2」,再取右入

             砲台區,遊客已絡繹不絕!係基隆列為國家古蹟五

             大砲台區中,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,假日好天

             氣是熱門景點!

1629 上砲台區之「觀測站」也是觀景區,可展望八斗子

             漁港、深澳岬角及深澳山與五坑山以及雄峙於東北

             角的基隆山,碧波萬頃,海天一色,美不勝收。另

             有一條支稜循稜山徑可通往八斗子國中;抵寬闊大

             草坪「景觀區」,可倘佯於草坪上並可賞海天一色

             及俯瞰碧砂港。

1642 於景觀草坪小休後,循砲台區稜線碉堡步道前行,

             經「觀景區23」,沿途賞基隆嶼之海天一色及碧

             砂港、八斗子漁港,美極了!並有一顆不明基石;

             下碉堡步道抵「庫房區與兵舍區」,雖無屋頂,但

             其厚實堅硬磚牆壁仍保存相當完整。

1648 出「槓子寮砲台出入口」,行槓子寮路,未幾抵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龍崗步道平台岔」,平台上可賞和平島及腳下海

             大;平台上建有美輪美奐的公廁,直前岔係龍崗步

             道可下海大校區;取照後續循槓子寮路往槓子寮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前行。

1651 抵「槓子寮山北登山口」,右前岔有明顯山徑及架

             繩,取之上登。

1655 山徑尚清晰好走,上抵【槓子寮山】二等三角點

             1168號,小百岳4號,海拔163公尺;腹地小,可

             眺望碧砂港及基隆嶼。

1707 1503循稜下「南登山口」,取右槓子寮路下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,即抵「保線路、正濱國小岔」,右岔保線路下往

             正濱國小校區,一般山友會取之下山再搭公車回基

             隆,不取;續取槓子寮路下行。

1709 即下抵「立德路、砲台岔」,取左岔立德路大馬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往東光路前行。

1719 經「大香港社區岔」取右岔深澳坑路往東光路前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,即抵十字岔路口「東光路岔」,取右岔崇法街

             行。

1741 經「崇法街岔」,取直岔入桃花源社區(開放社區)

             ,再遇「正信路岔」,取直岔步道下階入綜合體育

             場外圍路;即抵「綜合體育場岔」,取右前岔正信

             路往基隆塔前行。

1759 過基隆中正公園大佛牌樓後,下抵主普壇「觀景陸

             橋岔」,取直岔觀景陸橋賞基隆塔

1804 觀景陸橋賞基隆塔橋相當有景,尤其基隆港近在眼

             前,適巧有艘郵輪正駛出港!

1815 入基隆塔橋,幸今日遊客不壅擠,卻是基隆目前最

             夯又熱門景點,可展望基隆內外港及基隆山海美景

             ,夜景更是絕美;排隊搭免費電梯(約15樓層高)

             下抵基隆塔底層廣場,取照後即到附近美食餐廳享

             用晚餐。

1900 餐畢後,搭計程車回家,也結束今日冗長優質行程。

後記︰

1、【基隆天際線西、東環形縱走】也是砲台巡禮,是行

      走於基隆港市區周圍稜線及各砲台區、山頭碉堡;也

      是一部歷史、文化之行;值得愛好歷史、文化、古蹟

      之人士、學者之旅;但全部行程較冗長,可分幾次完

      成或健腳一次走完。

2、依早期基隆山岳描述,基隆環山大縱走分為西北段及

      東南段;西北段是由基隆火車站行曾子寮山、九華山

      、大武崙山、定國山、蚵殼港山、獅球嶺、南榮國小

      。東南段是由南榮國小、紅淡山、六坑山、五坑山、

      槓子寮山、基隆中正公園。然【基隆天際線西、東環

      形縱走】是筆者按基隆環港地形再依基隆環山大縱走

      路線創立的名詞。

3、本行程最難纏係紅淡山~月眉山的山徑,幸於最近經

      暖曦除草探勘隊與藍天江隊長聯手再將雜草清除乾淨

      ,讓筆者能順利完成,也造福登山界各山友,值得推

      薦讚美!但有一段是五坑湖越嶺過麗景江山再過海中

      天的駁坎(山丘的保線路已草淹徑了!)山徑未清理

      尚能走,請山友要小心勿迷路!

4、【基隆塔】是目前基隆市最夯的景點,山友可搭基隆

      塔電梯賞基隆港山海港美景及夜景,並可到基隆愛四

      路夜市享用美食!

參考資料:李村棋、陳生航跡檔及行程記錄

GPS航跡檔:Gpx

基隆天際線西東縱走+槓子寮砲台、槓子寮山、中正公園(基隆塔)環形走.gpx

全部照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