霞喀羅古道全段縱走二日行(清泉段→白石駐在所)
2019∕02∕10 紀錄:陳生
一、 日期:2019年02月10日星期日(年初六)
天氣 : 陰(寒冷)
行程路線:
清泉段石鹿步道出入口(0.0K),H1670m→
田村台駐在所遺址(1.2K),H1743m→
霞喀羅大山登山口(3K),H1990m→
【霞喀羅大山】又稱石鹿大山,三等三角點No.6240、
山字森林三角點、頭前溪水源保護區
界No.32,H2234m→
松下駐在所遺址(4.9K),H2030m→
楢山駐在所遺址(6.4K),H1928m→
朝日駐在所遺址(10.2K),H1673m(取水)→
霞喀羅吊橋(10.6K),H1630m→
白石駐在所(11.8K),H1623m(野營火烤、舉
火把夜遊)→
二、 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三、 目的:自組隊古道悠遊行∕古道、野營火烤、
舉火把夜遊
四、 參加人員:吳信吉、陳進雄等8人∕福斯9人座
五、 類別等級:A ∕14.4公里
六、 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2238m、最低高度1629m
七、 總 爬 升:約708m、總 下 降:約773m
八、 行程時間:06:38【09:19~15:57】
移動時間04:05
靜止時間02:33
交通路線:
台北東三門→國道3→竹林交流道→120線→122線→
122線48.1K轉入清泉大橋(張學良文化園區)→
清石道路→霞喀羅古道清泉段:石鹿步道口(下車)。
陳生行程記述文字檔:
霞喀羅古道全段縱走二日行(清泉段→白石駐在所)
行程記述:
05:30 土豆哥開T5到基隆載我等6人出發,再至新店捷
運站接陳老大等2人往竹東車行;因事稍耽擱行
程時間。
09:13 因新年關係,伐木工人續停工休假中,原本泥濘
路面又逢近日未下雨,已較乾爽些;抵「霞喀羅
古道清泉段:石鹿步道口」,也是清石道路15.2
K終點,全體下車整裝準備起登。
09:35 全員整裝、團照後,於09:19循霞喀羅古道起登
,古道寬敞平緩好走;過古道「1K」,即抵大空
地「公廁岔」有指標,公廁前左岔山徑係往(高
橋山);左岔過公廁平緩路徑係羅山林道南線可
接往麥巴來山,據山友轉述此林道已坍方非常嚴
重難行;取照後即續行古道。
09:37 即抵「田村台駐在所」有大平台及石砌駁坎,取
照後續行。
10:21 過「1.66K」後,古道轉緩坡上行,尚好走!抵
「崩塌處」原需攀繩上崩塌稜頂,改道由腰繞上
崩塌處,其右下方是大崩壁;再循崩塌稜上行,
即轉已另闢改道下行接原有山腰古道,未幾接上
古道續上行;抵「鞍部空地」就此候會齊兼小休
約16分。
10:47 全員陸續到齊後,於10:46下背包輕裝往(霞喀
羅大山)前行,過「3K」即抵「霞喀羅大山登山
口」有指標,取右岔陡峭山徑往(霞喀羅大山)
上行。
11:11 上瘦稜遇「巨木」,續循稜陡上行,沿路山徑清
晰好走;抵【霞喀羅大山】又稱石鹿大山,三等
三角點No.6240、山字森林三角點、頭前溪水源
保護區界No.32,海拔2234公尺;腹地適中,但
林間無展望;基點旁有岔路可通往(佐藤山)出
白石駐在所,不取;候會齊兼小休拍照約17分。
11:48 於11:28取團照後原路退回,回抵「鞍部空地」
即起火煮滷羊肉湯麵;但鞍部非常陰寒冷,大夥
合力撿拾乾木頭生火取暖;午餐大休約1小時16
分。
13:05 請吳信吉兄約於12:55帶隊先上背包前行,個人
留下滅火、挖洞、除灰燼及清掃復原後,於13:
04上背包起行,過「3K」即回抵「霞喀羅大山登
山口」有指標,右岔陡峭山徑係往來時路(霞喀
羅大山);取平緩古道續前行。
13:31 沿路古道非常平緩清幽好走,連續經「小水源1、
空地及木橋」;終抵「霞喀羅古道4.9K髮夾彎
岔」,也是(松下駐在所遺址),遺址位於左側
箭竹林後方的空地,但只有幾塊殘石而已,看不
出駐在所的遺址規模;也是霞喀羅古道最高點;
若循左岔(分水嶺)係往油霞麥縱走之2203峰,
雖有指標牌,但已脫漆不明,不取;取照後續行
古道。
13:50 行優質古道緩坡下行,經古道「5K、6K」後,
抵「楢山駐在所遺址」,路旁有解說牌並有寬敞
大空地及鐵杉林,就此取照兼小休約10分。
14:11 於14:00休畢啟程,循優質古道續下行,經快乾
涸的「小濂瀑2」,再過古道「7K」,續經已整
理好走的「崩塌地形」;即抵「乾溪溝」,目前
乾季無水源。
14:51 過古道「9K」後,即經新建造又美觀的「繩索吊
橋」,全體依序過吊橋後即抵崩塌地形「亂石溪
溝」幸經整理已較好行,但若遇土石流恐又要重
踏覆轍,倘要取水須循溪溝再往上方取水。
15:02 過溪溝後即陡上接古道續行,抵「朝日駐在所遺
址」,路旁有解說牌,下方有寬敞帆布營地,若
要取水方便可在此紮營露宿。
15:05 即抵「溪流」水量豐沛,是全段古道取水最方便
點,前緣溪畔旁「水管營地」有整路工人搭建的
簡易帆布寮及接水管;全體就此下背包清洗鍋具
及白米與玉米、地瓜。
15:27 於15:25起行,即抵新建造的「霞喀羅吊橋」,
全體依序取照通過。
15:30 即抵「小溪澗1」有小水源,取水袋裝水。
15:56 裝滿數袋水後,於15:38循優質古道前行;終抵
古道11.8K處「白石駐在所」舊稱「薩克亞金駐在
所」,是古道的中點站,西為清泉段,東為養老
段。前庭平坦寬闊腹地種植日本板栗、山梨樹、
台灣泡桐及寒緋櫻。在民國78年(1989),最後
一名員警撤走後,白石駐在所才告廢棄,留有辦
公廳及警察宿舍兩戶,宿舍保有完整木板床舖兩
間約可睡十人左右,係目前霞喀羅古道唯一保存
完整的駐在所;全體下背包分床位後即上工取竹
竿及撿拾材火。
21:00 全體分工合力終完成就地取材升起圍爐火烤竹架
:烤五花肉、玉米、番薯、香腸、棉花糖與沒成
功的竹筒飯(要改平放火烤才可);尤其點燃周
圍的直立式火把及大夥圍在寒冷營火旁,享用剛
烤好的五花肉、香腸及玉米與棉花糖,再抬頭數
著無光害的滿天星斗,終拾起孩提時的玩樂方式
,可謂人生另番享受!
21:40 於21:12一行六人舉起火把往(朝日駐在所)的
(水管營地)夜遊兼取水備明早使用;在夜闌人
靜的寬敞古道上舉火把夜遊,讓人拾起孩提時的
玩樂方式,別有一番感受及玩樂!過「霞喀羅吊
橋」後即抵溪畔旁「水管營地」,今日無工人在
此過夜,取水後即原路舉火把回程。
22:25 回抵「白石駐在所」續享用烤好的番薯,並將餘
火撲滅;鋪好床入睡已將屆午夜12點了!
後記︰
1、本行程霞喀羅古道全段縱走(清泉段→養老段),必
須由張學良文化園區之清石道路到霞喀羅石鹿步道口
,也是清石道路終點,全長距離約15.2公里。前半段
路況尚可;但後半段路況稍差,又逢伐木工人在施工
,致路面非常泥濘,若遇雨天車輪易打滑觸底,若非
高底盤或四輪傳動恐易觸底打滑,請領隊務必注意車
輛之可行性。
2、霞喀羅古道全段於今年初全線已整闢完成可通行了,
雖還有零星還在維護中,尚不致影響通行。一般登山
客由清泉段→養老段,總爬升:約687m、總下降:
約1119m,屬較輕鬆;若由養老段→清泉段,反向走
較辛苦些!請山友慎估!
3、霞喀羅古道全段若分為二日完成,必須在中途站(白
石駐在所)紮營過夜,目前(白石駐在所)留有辦公
廳及警察宿舍兩戶,宿舍保有完整木板床舖兩間約可
睡十人左右;或在朝日駐在所帆布營地紮營露宿,其
取水也較方便。但最近古道全線暢通,至引來大量登
山客,尤其假日如市集般熱鬧;請要過夜者務必攜帶
帳篷較保險!
4、在(白石駐在所)過夜,若要與本行程同樣升火取暖
、烤肉者,務必小心火苗,因沿線古道冬季較乾燥,
並要做完善的將餘火灰燼挖洞埋入填平及清掃復原,
讓古道及駐在所能保持乾淨及原貌。
參考資料:陳生、網路(航跡檔及行程記錄)
GPS航跡檔: Gpx 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