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網誌清單

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

中坑西山、枋山坑山、南豹子廚山、北勢溪古道、保成坑古道、崩山坑古道O型走20250926

 中坑西山、枋山坑山、南豹子廚山、北勢溪古道、保成坑古道、崩山坑古道O型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50926 紀錄:陳生

一、   日期:20250926日星期五

          天氣 : 雨,午後陰

行程路線:

   柑腳威惠廟,H100m

   中坑古道西線(右線)

   【中坑西山】無基石,H463m

   枋山坑山稜線山徑→

   【枋山坑山】三等三角點No.969、雙溪水源保護區界12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676m→

   【中坑頭方向碑】鑛務課基石No.675、大正一年方向碑,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597m→

   豹子廚越嶺古道→

   畚箕湖廢產道→

   【南豹子廚山】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H593m

   三層巷古道→北勢溪古道→

   【中正橋頭基石】鑛務課基石第677號,H356m→

   保成坑古道→風口鞍部休憩五岔路口,H530m

   崩山坑古道→柑腳威惠廟,H100m

二、  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
三、  目的:自組隊∕枋山坑山、南豹子廚山+古道串連行

四、  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/(小自客)

五、  類別等級:B+ ∕約20.9公里

六、 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677m、最低高度102m

七、 總 爬 升:約1217m、總 下 降:約1214m

八、 行程時間:11100721183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移動時間0714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靜止時間0356

交通路線:基隆→基福公路→威惠廟。

陳生行程記述文字檔:

中坑西山、枋山坑山、南豹子廚山、北勢溪古道、保成坑古道、崩山坑古道O型走.doc

行程記述:

0710 由基隆0630開小自客,車行基福公路,車抵柑腳

            「威惠廟」,此時下起小雨,下車整裝。

0803 0722循北42公路撐雨傘往中坑古道方向起行,

             經「中坑古道出入口」,有立上淡蘭指標柱,右岔柏

             油產道往盤山坑;取左岔入中坑古道即經「中坑橋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;再過「水泥橋空地岔」有大空地可停車;過橋續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即遇「水尾土地公」,左岔是農家;取右岔步道續行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然步道兩旁柚子樹結果纍纍與中坑溪相伴;抵「張家

             民宅」,向主人張大哥夫婦要些水並與之聊天寒暄兼

             躲雨。

0819 0816辭別張大哥夫婦後,未幾抵「中坑古道柵欄

             登山口」,有立淡蘭指標柱及導覽圖,溪畔前有新北

             觀光局佇立的木頭牛欄,防止牛群闖越,也是「中坑

             古道柵欄登山口」,需過中坑溪入梯田草原是中坑古

             道東、西線;兩線都必須入牛欄口過溪。

0822 入梯田草坪即抵「中坑古道西線岔」,有指標,直岔係

             中坑古道東線,不取;取右岔中坑古道西線過溪前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(中坑古道西線至中坑西山全線業經聯合艦隊於918

             才剛清理過)。

0829 上抵「兩路相通岔」,有指標,右前岔係舊路「山溝

             路」,不取;改取聯合艦隊新闢左前岔「山徑路」。

0852 兩路會合後即續上行,過「草坪12」後,經「林家

             古厝地」;未幾抵長條形的「草坪3」,係優質休憩空

             地,再前行約25公尺抵「中坑西山岔」,有指標,右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稜徑登中坑西山約需1520,左岔中坑古道西線可

             通往內盤山坑古道或枋山坑山;於路口候會齊兼小休。

0915 0902獨自輕裝上登,上抵【中坑西山】無基石

             ,海拔463公尺;腹地小,有展望,與「中坑東山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形成兩犄角,有如中坑古道的守護們!

0930 取照後即原路回抵「中坑西山岔」。

0937 上背包取直岔續前行約45公尺,即抵「內盤山坑古

             道岔」,有指標,係中坑古道西線與內盤山坑古道交

             會點;右岔內盤山坑古道下往盤山坑公車站牌,不

             取;其左岔中坑古道西線上行越嶺接中坑古道東線。

0945 循好走山腰古道上抵「古道稜腰越嶺岔」,有指標,

             直岔下往接中坑古道東線(主線或左線),不取;取

             右岔稜線山徑往枋山坑山(藍天江隊長新闢枋山坑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稜徑)上行。

1011 越過「小山頭」後,未幾上抵「蘇家古厝岔」,有指標

             ,左岔係江隊長新闢路徑下往「蘇家古厝」,並接上中

             坑古道東線,不取;取直岔循稜徑上行。

10
36 小雨有停歇感覺,終上抵【枋山坑山】三等三角點

              969號、雙溪水源保護區界12,海拔676公尺;腹地

             適中,有極佳展望,也是山頭岔,右岔下往過火坪古

             道及盤山坑古道山,不取;左岔下往火燒寮古道或中

             坑頭;雨已停歇了,於三角點腹地燒水泡茶、享果約

             32分。

1111 1108休畢後往「中坑頭」前行,路徑經聯合艦隊

             及江隊長清理了非常寬敞乾淨,抵「火燒寮古道岔」,

             係空地岔,有指標,右岔稜線路是火燒寮古道,不取

             ;取左前岔續下行。

1122 下行稜線山徑非常清晰好走,終下抵「中坑頭鞍部十

             字岔」,也是【中坑頭方向碑】鑛務課基石NO.675

             及大正一年方向碑,刻有:「南闊瀨行;北頂雙溪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;西石碇行」,和一座百年古樸福安宮,海拔597

             尺;係十字岔路口,其周遭環境已整闢成休憩空地;

             有淡蘭指標柱,右岔山腰路係「枋山坑古道」;左岔

             石階步道是中坑古道東線;取照後,取直前岔山徑步

             道往北4219.5K下行。

1129 未幾下抵「北4217K岔」,有指標,右岔係越嶺保

             甲路,下往闊瀨「北4217K登山口」,不取;取左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循山腰路續下行。

1133 下行未幾抵「廢產道岔」,有指標,左岔水泥廢產道

             可接中坑古道東線,不取;取右岔水泥廢產道往北

             4219.5K下行(水泥廢產道於昨天925被聯合

             艦隊清理了非常寬敞乾淨,足感謝!)。

1138 抵「民宅67號鐵門外」,N年前筆者同麵隊由鐵門進

             出走「豹子廚越嶺古道」,今已被民宅給封閉!續下

             行接上「北4219.5K岔」,左岔公路往「北豹子廚

             山」較捷徑,不取;取右岔公路下行。

1140 即抵公路轉彎處「北4219.4K」,有指標,取右

             前岔山徑上行接豹子廚越嶺古道(此越嶺古道於今

             日整天926Kent Al(阿魯米)清理了非常寬敞乾

             淨,足感謝!)

1149 即遇「轉折岔」,取左岔寬敞越嶺古道下行,下經「福

             德宮岔」,過雨棚的「福德宮」再穿過公路抵對面「北

             4218.5K古道岔」,下行的豹子廚越嶺古道已被

             Kent Al(阿魯米)於近日清理了非常寬敞乾淨,足

             感謝!

1156 下抵北勢溪支流「溪底」,其潺潺流水沁涼無比,取水

             裝瓶(煮午餐),過溪,走邊崖坡陡上。

1211 上抵「賴家古厝地」,已斷垣殘壁,往前越嶺古道有連

             續兩處小溪澗可取水。

1226 幸其陡峭越嶺古道已被Kent Al(阿魯米)清理了非常

             寬敞乾淨,否則應難行之!上抵「廢產道、越嶺古道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」,有指標,左岔畚箕湖廢產道可出北4220.8K

             之「畚箕湖產道岔」;右岔畚箕湖廢產道已被Kent Al

             (阿魯米)清理了非常寬敞優美!筆者倆人在岔路口

             煮午餐大休約56分。

1332 餐畢後於1322取優美廢產道往「南豹子廚山」前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,沿途讚美Kent Al(阿魯米)能獨自將荒廢已久的

             箕湖廢產道全條清理了同原有產道寬度且又有高聳茅

             真佩服又感激!過「反光鏡」後,抵「廢產道終

             點」,但不知廢產道是否在此為終點或崩塌所造成!

            循邊坡山徑上行。

1338 沿途邊崖坡山腰徑被Kent Al(阿魯米)整修較好走些

             !抵「越嶺鞍部五岔路」空地,有指標,右岔山徑下

             往豹子廚9號,可出北4216.3K;直岔稜徑登「南

             豹子廚山」;左前岔係山腰畚萁湖古道下往「畚萁湖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三水潭」(Kent Al(阿魯米)於928已將「畚箕湖

             古道」清理打通,可捷徑連接三水潭、南豹子廚山)

             ;左岔係三層巷古道,先不取;下背包,於1341

             裝登「南豹子廚山」。

1344 上抵【南豹子廚山】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海拔593

             尺;腹地適中,展望尚可;取照後原路退回。

1350 回抵「越嶺鞍部五岔路」,於1353上背包取三層巷

             古道往北勢溪古道下行。

1412 古道已草淹徑,幸尚能行(Kent Al(阿魯米)於927

             已將「三層巷古道」清理了,可連接北勢溪古道、南

             豹子廚山)!經兩處「小溪澗」後,下抵「三層巷福

             德祠」,係一座古樸土地公廟,其門聯經新北市市文

             化局放大立牌告。

1437 未清理前的三層巷古道已草淹徑且又易迷路,終下抵

             接上北勢溪古道之「三層巷古道岔」,右岔往三水潭

             ,不取;取左岔北勢溪古道往料角坑前行。

1441 即抵「橋瀑景點」,有古樸木橋及小型瀑布,形成一

             幅潑墨國畫,美不勝收!其右側岔路口須橫越北勢溪

             到對岸再接溪尾寮古道支線,但個人不建議登山客橫

             渡深潭又急流的北勢溪!

1449 行於溪畔古道,是夏季避暑聖地,抵「土地公潭景點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,有青山倒影,境幽景美,今溪水稍暴漲些;在此賞

             景、享果約22分。

1521 沿途風光明媚,抵「中正橋休憩區」,旁有顆【中正橋

             頭基石】鑛務課基石第677號,海拔356公尺;是優

             質寬敞休憩地,往前十幾公尺即是赫赫有名的「中正

             橋」立有石碑,取照後,過新造的木棧「中正橋」,

             續前行。

1532 出古道後即接水泥路,前行遇「料角坑26號之1」民

             宅;再續上行即抵「北勢溪古道出入口」,有淡蘭指標

             柱及導覽圖;取右岔循柏油路上行。

1532 即抵「料角坑道路岔」,右岔柏油路經「料角坑17號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,不取;取左岔柏油路續上行。

1534 抵嶺頂「泰平農場紅藍綠三線起點岔」,紅藍綠三線

             導覽圖,左岔水泥路係往怣仔坑古道;取直岔柏油

             路往保成坑下行。

1542 下行抵「料角坑藍線:豬。保成坑岔」,右岔柏油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料角坑13號出「壽山宮」;取左後岔柏油路往保成坑

             古道上行。

1546 抵「保成坑福德宮岔」,無指標,路右是「保成坑福

             德宮」;直行水泥路是民宅;取左岔過水泥橋往保成坑

             古道前行。

1549 過「古樸水泥橋」後,即抵「料角坑紅藍二線岔」,左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是料角坑藍線往怣仔坑古道或柑腳山腰古道,可接

             42線或柑腳山;取右岔保成坑古道上行。

1551 過水泥橋後,上行即抵「料角坑16號岔」,係最後民

             宅(假日應有在營業);取右前岔上行保成坑古道。

1620 保成坑古道已清晰好走許多,但較潮溼些!上抵「保

             成坑山岔」,有指標,右岔稜線路往保成坑山約15

             鐘,但路徑已呈荒廢跡象!取左前岔古道續前行。

1636 旋即是平緩山腰古道,但有些路段坍塌稍難行些,須

             小心翼翼通過;終上抵「風口鞍部五岔路口」,有指標

             ,右岔是崩山坑古道下往「虎豹潭」;右前岔稜線山徑

             往「東柑腳山」;左後岔係山腰古道可往「柑腳山或出

             42線」;取照後取左岔崩山坑古道約25公尺之窄溝

             越嶺點往「威惠廟」前行。

1649 循山腰崩山古道下行,沿途經兩處小溪澗,也順手取

             水準備泡咖啡用;抵「柑腳山岔」,有指標,左岔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徑往「柑腳山」,不取;取直岔崩山古道續下行。

1658 途經右側低矮桂竹林「展望點」,可清晰眺望山巒疊翠

             ;下抵寬敞「鞍部休憩五岔路口」,右前岔上稜線往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外柑腳山」;右岔係大埤古道下往「東林寺、雙溪

             小築」;左後岔是聯合艦隊新闢稜徑登570峰;直岔

             是崩山古道下往柑腳威惠廟;就此空地燒水泡咖啡、

             享果約22分。

1724 1720休畢,循崩山坑古道下行;即下抵古道右側

             之古樸石砌「有應公」。

1803 循古道下行,沿途有古樸石階步道,係料角坑居民越

             嶺到雙溪柑腳的主要通道,但今早下一場大雨致石階

             相當濕滑須小心翼翼下行;左側有潺潺小溪流相伴,

             夏季應是清涼行;然入秋的太陽已下山須戴頭燈摸黑

             ;下抵「柑腳城山岔」,有指標,左岔是聯合艦隊新闢

             稜徑需拉繩過溪登「柑腳城山」;續取直岔崩山古道下

             往柑腳威惠廟。

1807 經「梯田小草坪」即入農家農墾區,但已荒廢甚久;

             即抵「陳家早厝地」,已斷垣殘壁,取照後續摸黑下

             行。

1818 摸黑經「大草坪」後,再過牛欄即抵「崩山坑古道登

             山口」,對面土地公廟通火通明;取左岔崩山坑水泥

             產道往威惠廟下行。

1828 過「崩山一號橋」,續循水泥產道緩下行;經「山明水

             舍民宿」後,即抵「崩山坑產道岔」,係錦城橋頭,取

             左岔往威惠廟前行。

1831 即上抵「柑腳威惠廟」,取車並於旁「涼亭」換裝兼小

             盥洗。

1935 1845開小自客車回抵「基隆」,也完成今日稍冗

             長摸小黑行程。

後記︰

1.  再次感謝藍天江隊長先將難纏的枋山坑山稜徑新開闢後,

    近日與聯合艦隊合力用割草機再次清理更寬敞乾淨,也讓

    筆者倆人能順利又捷徑上登「枋山坑山」,足感謝!

2.  近日Kent Al(阿魯米)獨自清理的畚箕湖廢產道+豹子廚

    越嶺古道,才讓我倆能順利連接完登「南豹子廚山」。然

    當日26日早上Kent Al清理豹子廚越嶺古道時被蜜蜂螫到

    即就醫後,下午又回到原地續清理古道(筆者午餐時有聽

    到割草機聲音),真讓人感動!Kent Al(阿魯米)又於隔

    27日獨自清理「三層巷古道」全線(筆者倆人由南豹子

    廚山下行連接走「三層巷古道」時已草淹徑又難行易迷路

    !),又於28日再將「畚箕湖古道」清理打通,可捷徑連
   
接三水潭、南豹子廚山,山友有福氣了!

3.  泰平里山推廣協會將北勢溪古道規劃為「北勢溪綠線」;

    保成坑古道串聯柑腳山腰古道環狀規劃為「料角坑紅線」

    ;其紅線內圈規劃為「料角坑藍線」;三線起點都在「泰

    平農場」路口,每條路線用12生肖為路標並註記相距公

    里數(大部分在岔路口立牌),山友可依照腳程規劃行程

    ;若加上Kent Al(阿魯米)於2728日兩天剛獨自清理

    的三層巷古道及畚箕湖古道(Kent Al近日會再用割草機清

    掃),應更加完美的串聯古道行程!

4.  惱人的「淡竹葉」正值開花期,其種子會沾黏在褲子上,請

    後續山友應做好防備,否則會影響爬山樂趣!

參考資料:https://du451203ck.pixnet.net/blogKent Al(阿魯米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、藍天江隊長、劉炫煌、樂活玩童、陳生及網路軌跡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及行程記錄

GPS航跡檔:

中坑西山、枋山坑山、南豹子廚山、北勢溪古道、保成坑古道、崩山坑古道O型走.gpx

全部照片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