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網誌清單

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中坑古道、枋山坑古道、闊瀨古道、三水潭、畚箕湖古道、下坑古道O型走20251011

 中坑古道、枋山坑古道、闊瀨古道、三水潭、畚箕湖古道、下坑古道O型走

             20251011   紀錄:陳生

一、  日期:20251011日星期六

          天氣 :

行程路線:

  路邊停車:北42線(坪雙公路)28.35K岔,H148m

  中坑古道主線(東線)→

  【中坑頭方向碑】鑛務課基石NO.675號及大正一年方向碑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H597m→

  枋山坑古道枋山坑3-1號(民宅),H520m→

  【枋山坑崙】礦務課基石NO.676號,H528m→

  枋山坑2號(民宅),H427m→枋山坑古道

  枋山坑古道登山口:北42(坪雙公路)15.1KH286m→

  英速魔法學院(舊闊瀨國小),H327m

  闊瀨吊橋→闊瀨古道→

  三水潭(雙溪口福德宮)H313m

  畚箕湖古道登山口:料角坑39號,H350m

  畚箕湖古道→

  南豹子廚山越嶺鞍部五岔路口,H550m

  畚箕湖廢產道→畚箕湖產道→北42線→

  下坑古道岔:北42線(坪雙公路)21.3KH529m

  下坑古道登山口:北42線(坪雙公路)26.4KH242m

  路邊停車:北42線(坪雙公路)28.35K岔,H148m

二、   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
三、   目的:自組隊∕雙坪古道串聯O型走

四、   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/(小自客)

五、   類別等級:B+∕22.0公里

六、   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572m、最低高度145m

七、   總 爬 升:約984m、總 下 降:約990m

八、   行程時間:102207041727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移動時間0634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 靜止時間0348

交通路線:基隆→基福公路→42線(坪雙公路)28.35K

陳生行程記述文字檔:

中坑古道、枋山坑古道、闊瀨古道、三水潭、畚箕湖古道、下坑古道O型走.doc

行程記述:

0655 由基隆0620開小自客,車行基福公路,車過「威惠

             廟」,再續車行;車抵「4228.35K岔」,於路邊

             空地停車整裝。

0730 0706循道路往中坑古道方向起行,經「中坑古道

             出入口」,有立淡蘭指標柱,右岔柏油產道往盤山坑;

             取左岔入中坑古道即經「中坑橋」;再過「水泥橋空地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」有大空地可停車;過橋續行即遇「水尾土地公」,

             左岔是農家;取右岔步道續行。然步道兩旁柚子樹結

             果纍纍與中坑溪相伴;抵「張家民宅」,右側是「發

             呆亭」,今早主人張大哥夫婦未見在屋內。

0733 未幾抵「中坑古道柵欄登山口」,有立淡蘭指標柱及

             導覽圖,溪畔前有新北觀光局佇立的木頭牛欄,防止

             牛群闖越,也是「中坑古道柵欄登山口」,需過中坑

             溪入梯田草原是中坑古道東、西線;兩線都必須入牛

             欄口過溪。

0737 入梯田草坪即抵「中坑古道西線岔」,有指標,右岔過

             溪係中坑古道西線,不取;取直岔中坑古道主線(東

             線),續上行。

0741 經「中坑古道淡蘭石柱」,其左側是寬敞平坦又翠綠的

             梯田草原;即經「攔水壩」,有接民生用的大水管;過

             壩頂即抵梯田的「青蛙石」,栩栩如生,是拍照景點之

             一。

0744 未幾抵「周家古厝岔」,有指標,左岔過溪往周家古厝

             或登中坑東山,不取;取直岔續行中坑古道。

0746 沿途梯田景觀讓人驚嘆不已,梯田的平整翠綠草皮美

             不勝收!抵「石拱橋」,古橋流水古意盎然,有如潑

             墨國畫般的景緻!但橋上有架一條確保繩似乎破壞景

             觀!

0755 上抵梯田之「草原景觀石」,續拍照取景,若非預定行

             程還甚遠,可在此享受陽光草原景緻。

0802 過溪後上抵「大夯瀑布岔」,有指標,左岔需過溪是最

             近新發現的「大夯瀑布」,單程陡上也要半小時,但須

             下大雨才有瀑布水垂降蔚為景觀好景!不取;取右前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中坑古道續上行。

0805 上抵「張家百年古厝」又稱門楣古厝群,係最特殊奇

             景的石門楣群仍屹立不搖,令人嘆為觀止!在此小休

             享果15分。

0836 沿途古道非常寬敞好走,途經「古早厝地」,續上行抵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中坑古道西線岔2」,有舊指標,右後岔係中坑古道

             西線,可接盤山坑古道,不取;取直岔中坑古道續行。

0841 即經「阿姑古厝岔」,有指標,左右兩路相通,取右前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上行即抵中坑古道最後古厝之「張家阿姑古厝」,

             其佔地頗廣。

0843 即抵「蘇家古厝岔」,無指標(易讓山友誤行錯路),

             右岔山徑往蘇家古厝或上稜登枋山坑山,係最近為藍

             天江隊長與聯合艦隊新闢路徑,不取;取左下行即接

             上中坑古道續行。

0902 行約30公尺經中坑古道之「最後溪澗」,旋即是一路

            長陡坡,沿途有部分舖石階路;終上抵「中坑古道廢

            產道岔」,有立淡蘭指標柱,右岔廢水泥產道已荒廢

            難行;取左岔水泥產道行約17公尺即是「中坑頭石

            階岔」,有指標,左岔水泥產道接北42線可往北豹子

            廚山;右岔係石頭陡階上中坑頭方向碑;就此候會齊

            兼小休。

0913 會齊後於0910即陡上石階路,上抵「中坑頭鞍部十

             字岔」,有指標,也是【中坑頭方向碑】鑛務課基石

              NO.675號及大正一年方向碑,刻有:「南闊瀨行;北

             頂雙溪行;西石碇行」,和一座百年古樸(福安宮),

             海拔597公尺;係十字岔路口,其周遭環境經整闢成

             休憩空地;有淡蘭指標柱,右岔稜徑上往「枋山坑山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;左岔山徑步道可接剛上來的水泥產道再接北42線可

             通往北豹子廚山或南闊瀨;直岔係「枋山坑古道」,

             也是今日要走的淡蘭古道之聯絡道下接闊瀨古道;在

             此小休享果約16分。

0947 休畢後於0939,取直岔(枋山坑古道)前行,古道

             尚好走,但路邊有有淡竹葉佈滿,即圍起褲圍裙;過

             枋山坑古道「最後溪澗」後,即抵「火燒寮古道岔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,有淡蘭指標柱,右岔係上往火燒寮古道並可登枋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坑山,路徑不詳!取直岔枋山坑古道續下行。

0955 沿途枋山坑古道有部份之路邊雜草已屆淹徑中!終抵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枋山坑3-1號」民宅,主人不在;有寬敞庭院、頂

             棚及山泉水,在此取水並泡茶喝咖啡享果兼小休。

1021 趁泡茶中於1020輕裝下行水泥路約50公尺經「枋

             山坑崙岔」,旁有根電線桿,循菜園圍籬小徑前行,

             再左上小土丘約32公尺即抵【枋山坑崙】礦務課基

             NO.676號,海拔528公尺;取照後原路退回「枋

             山坑3-1號」庭院。

1047 續喝熱茶休畢後,於1036上背包循「枋山坑3-1號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出入口之水泥路下行,經枋山坑柏油產道循淡蘭指標

             牌前行續一路下行,終下抵柏油產道終點也是最後民

             宅「枋山坑2號」,有人居住;取前庭院左岔缺口菜

             園小徑之「越嶺保甲路」下行;但沒有淡蘭指標,恐

             易找不到出入口!

1111 循「越嶺保甲路」沿路陡下行,經廢棄梯田及溪溝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,沿途布條不缺,但路徑不甚好走,且須經稍危險地

             形及過溪好幾次,若下大雨恐遇溪水暴漲,應須小心

             !終出北4215.1K處「越嶺保甲路登山口」,有淡

             蘭指標柱及導覽圖,旁立有枋山坑石碑;其左側馬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是闊瀨一號橋,取右循北42線公路往「英速魔法學

             院」前行。

1127 過「闊瀨派出所岔」後,即抵「校區岔」,取左岔迂

             迴後再下行進入「英速魔法學院」,是一所經改造成

             美輪美奐的貴族校園英語學院;假日有開放遊客自由

             進出校內並可使用非常乾淨的化妝室、盥洗室及飲水

             機;但不允許生火或使用瓦斯,只好小休約15分。

1144 休畢後於1142,循石階步道下抵「闊瀨吊橋」,景

             色相當優美,橋下溪畔石礫地有遊客在戲水烤肉、賞

             景。

1149 出吊橋即取左岔循「闊瀨古道」前行;未幾過「溪澗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」無指標,右岔上坡往「小坑山」已荒廢;取右前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過溪澗循闊瀨山腰古道前行。

1217 闊瀨古道係循北勢溪左岸山腰開闢,但與溪床有落差

             無法親近戲水,只能遠觀北勢溪之山河美景;然古道

             屬羊腸小徑尚清晰,但須小心邊崖滑落之危險;終下

             抵「水泥產道岔」,有淡蘭指標柱,循淡蘭指標取左

             前岔水泥路要下行時巧遇Wayfarer Mark「徒步馬克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,很感謝讓我能取得合照也感謝這段期間的雙溪古道

             行有其資料可參考,感恩喔!。

1122 Wayfarer Mark互道別後,循水泥路下行,即抵「闊

             瀨古道岔」,無指標,左行水泥路係下往唯一民宅,

             不取;右迂迴岔是闊瀨古道,先不取,但有牌告若再

             往前闊瀨古道有一段坍方禁行!然剛Wayfarer Mark

             明可以通行無礙!在此空地取水(旁有座白鐵水塔可

             取水)煮午餐大休約56分。

1327 餐畢後於1318續行古道,但有部分坍方須小高繞,

             路況尚可;抵「小坍方」有公部門吊牌警告,然路徑

             儼如Wayfarer Mark說明可以通行無礙!但有架繩確保

             已斷落,若有山友經過時,順攜帶約5米長繩索即能

             結合架繩確保安全!

1337 出古道抵「鷺鷥岫3號」民宅,與屋主寒暄後即循水

             泥路前行。

1343 即經「淡蘭指標岔」,取左續行,未幾抵「黑龍潭露

             營社岔」,左岔柏油路下北勢溪谷,不取;取右前岔

             即經「黑龍潭露營社」,循柏油車道續行。

1349 循柏油車道下行,遇「福德祠岔」,無指標,取左岔

             缺口循階陡下較捷徑;即經「福德祠」,續循階陡下

             即下抵「福德祠登山口」;取左續行「中心崙二號橋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往三水潭。

1350 即過「中心崙二號橋」後抵「黑龍潭營地岔」,有淡

             蘭指標柱,係北勢溪右岸綠帶大平地,左方是「黑龍

             潭露營區」,係佔地寬敞的優美大露營區;取右岔循

             水泥車道往「三水潭」續行。

1352 抵「森林步道」,無指標,左岔係露營區之「866森林

             步道」,不取;續循水泥車道往三水潭前行。

1357 抵三水潭「多孔橋1」,三水潭位於多孔橋左前碧綠深

             潭,據聞有泳客在三水潭晨泳!

1402 即抵「雙溪口福德宮」,有飲水機及化妝室,廟庭前

             有淡蘭指標柱及導覽圖;其廟前之雙溪匯流口形成

             一碧綠大深潭,即是「三水潭」,風景如畫,是假日

             遊客休憩佳地,也是晨泳勝地;廟前下緣另有座「古

             樸土地公」。右前岔水泥古道係進入『淡蘭古道灣潭

             段』往張家莊;直行水泥人車道往「北勢溪古道」。

1410 取照後不休循水泥人車道往「北勢溪古道」前行,經

             「多孔橋2」,有唯美灣潭溪匯入北勢溪形成赫赫有

              名「三水潭」,續行水泥人車道陡上再下行過「石棚

              小廟」後,即抵「多孔橋3」,為北勢溪流域非常碧

              綠清澈好景!

1413 上抵「北勢溪古道出入口」,有淡蘭指標柱,右前岔

             係「北勢溪古道」,不取;取左前岔水泥路往畚箕湖

             古道上行。

1418 上抵最後住家「料角坑39號」,有三家門牌號,畚箕

             湖古道登山口位於「料角坑38號」後面,有Kent Al

             (阿魯米)裝釘藍天指標,在此取水小休享果約11

              分。

1507  休畢後於1429Kent Al(阿魯米)劈砍後寬敞箭竹

              林徑「畚箕湖古道」陡上行,沿途仍有古樸石階,然

              畚箕湖古道係一條越嶺古道,時陡上時緩坡與山腰路

              ,最後是圍繞南豹子廚山的緩坡山腰古道;終上抵

              「越嶺鞍部五岔路口」,有指標,右岔三層巷古道,

              下往接北勢溪古道,於近日被Kent Al(阿魯米)清理

              了非常寬敞乾淨。左岔往豹子廚9號,可出北42

              16.3K;後岔稜徑係登「南豹子廚山」;然Kent Al(阿

             魯米)在此區域已整理了多月時間,足感恩!在此燒

             水泡茶喝咖啡兼小休約24分。

1540 休畢後於1531取直岔往畚箕湖廢產道前行,經「廢

             產道終點」,但不知廢產道是否在此為終點或崩塌所造

             成!即行廢產道,未幾抵「反光鏡」,筆者在下筆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Kent Al(阿魯米)在1014日再次將廢產道的芒草

             根莖用鋤頭剷除,太偉大了

1546 抵「廢產道、越嶺古道岔」,有指標,左岔是豹子廚

             越嶺古道可下往北4218.5K古道岔,不取;取直岔

             畚箕湖廢產道續下行。

1549 抵「畚箕湖廢產道岔」有指標,左右岔是寬敞畚箕湖

             柏油產道(道路),取左岔畚箕湖柏油產道往北42

             線上行。

1559 上抵「畚箕湖產道岔」,接上北4220.8K髮夾彎,

             直前岔北42線往坪雙公路鄉界大茶壺或登北豹子廚山

             ,不取;取右岔北42線公路往「黃德公」下行。

1605 過「北4221K」後,即經「豹子廚越嶺保甲路岔」

             ,有指標,左岔越嶺保甲路往大茶壺或北豹子廚山;

             續行公路即抵「黃德公休憩空地」,位於北4221.2K

             處,不休續循公路下行。

1606 即抵「北4221.3K下坑古道岔」,右岔係聯合艦隊

             開闢的下坑古道口,於岔路口小休幾分鐘。

1629 1610循下坑古道陡下行,沿途較陡峭地形,聯合

             艦隊有架繩確保,足感謝!下抵邊坡地形之「樹板根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,其板根非常寬扁奇大,係下坑古道最有景觀點,令

             人稱奇!

1634 下行即拉繩過溪下抵「小溪四岔路」有指標,右岔上

             往下坑古道左線可登柑腳山,不取;左岔再過溪陡上

             往「北4223K岔」,不取;取直岔下坑古道前行約

             20公尺再抵「岔路口」,無指標,右後岔同是上往下

             坑古道左線可登柑腳山,不取;取直前岔下坑古道續

             下行。

1641 下抵「下坑古道右支線岔」,有指標,左前岔循小溪岸

             下行係下坑古道右支線可經林家古厝再出「北42

             25.8K下坑古道右支線岔」,不取;取直岔下坑古道主

             線前行。

1645 即抵「下坑古道左支線岔」,有指標,右後岔係下坑古

             道左支線往游家古厝或登柑腳山,不取;取左岔下坑

             古道主線續下行。

1651 下抵「游家古厝相通岔1」有指標,左前岔係下坑古

             道主線,不取;取右前岔緩上往游家古厝。

1654 即抵「游家古厝」,已斷垣殘壁,然其位置係中間隔著

             小溪與林家古厝相遙望(已叢林遮蔽)。

1703 下行過「游家古厝相通岔2」有指標,續循下坑古道

             主線下行;終下抵「北4226.4K下坑古道登山口」

             ,有指標,循北42線公路往威惠廟下行。

1708 過「北4226.5K」後,即經「下坑福德宮1」,未幾

             下抵「北4226.65K產道岔」有指標,右前岔土產

             道可登柑腳城山;續循北42線公路往威惠廟下行。

1727 再過「下坑福德宮2」,續循公路下抵「北4228.35K

             岔」之「路邊停車」取車。

1735 開車抵「威惠廟」,下車到化妝是梳洗換裝。

1845 車行「基福公路」,因假日在暖暖被塞車,回到基隆的

             家約1845,也結束今日古道串聯O型走。

後記︰

1.  感謝藍天江隊長帶領的藍天除草團隊及聯合艦隊與獨行俠

    Kent Al(阿魯米)歷經多月披荊斬棘的除草,終將雙溪及坪

    林的深山古道再次重現天日,其團隊完全是出錢又出力的鋤

    草志工,是台灣登山界的偉人,在此表達個人對他們的敬佩

    ,足感謝!尤其最讓人欽佩是Kent Al(阿魯米)獨自鋤草又

    造路,累了就在山上過夜車宿,隔天又繼續上工除草,太讓

    人感動!

2.  筆者趁古道再度重現,先在家裡完成規劃路線後,即在本

    日完成古道O型串連,但稍長些,幸深山的古道比市區的

    郊山涼爽許多!也造就最夯又熱門的路線!

3.  惱人的「淡竹葉」正值開花期,其種子會沾黏在褲子上,

    請後續山友應做好防備,否則會影響爬山樂趣!

4.         參考資料:https://du451203ck.pixnet.net/blogKent Al(阿魯

    米)、藍天江隊長、馬克、劉炫煌、陳生及網路軌跡及行

    程記錄

GPS航跡檔:

中坑古道、枋山坑古道、闊瀨古道、三水潭、畚箕湖古道、下坑古道O型走.gpx

全部照片:

中坑古道、枋山坑古道、闊瀨古道、三水潭、畚箕湖古道、下坑古道O型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