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山古道東段、石盤寮瀑布、石盤谷、大溪川古道、七兄弟山(難行)、鷹石尖出大溪
2016∕10∕22 紀錄:陳生
一、日期:2016年10月22日星期六
天氣 : 晴、悶熱、午後小雨即轉陰
行程路線:
雲霄精舍烏山古道東段入口H470m→
【烏山古道東段】→
【石盤寮瀑布】→
【石盤谷】→
【大溪川古道】→
【七兄弟山】目前難行:
【老大】山字水泥柱,H594m→
【老二】無基石,H600m→
【老三】無基石,H580m→
【老四】山字水泥柱,H525m→
【老五】無基石,H450m→
【老六】無基石,H430m→
【老七】無基石,H420m→
【鷹石尖】又稱鳶嘴尖,土地調查圖根點,
H411m→
【鷹石岩】無基石,H408m→
大溪民宅H22m(賦歸)
二、使用地圖 : GPS航跡圖
三、目的:自組隊∕(郊山古道、瀑布、山海景)
四、參加人員:陳生等2人/(區間車、免費中巴)
五、類別等級:B /18.1公里
六、爬升高度:最高高度613m、最低高度22m
七、總 爬 升:約756m、總 下 降:約1225m
八、行程時間:11:51【07:16~19:07】
移動時間06:15
靜止時間05:36
交通路線:
八堵火車站→雙溪火車站、轉搭免費中巴→
雙泰公路→雲霄精舍,烏山古道東段入口下車。
陳生行程記述文字檔:
烏山古道東段、石盤寮瀑布、石盤谷、大溪川古道、七兄弟山(難行)、鷹石尖出大溪
行程記述:
07:05 清晨於八堵火車站搭05:35區間車,於
06:07抵達雙溪火車站;再轉搭06:20
免費中巴→雙泰公路→抵(雲霄精舍)
之烏山古道東西段分界岔路口下車整裝。
07:16 雙泰公路右岔往灣潭出外澳稱之【烏山
古道西段】;左岔往大溪川出大溪稱之
【烏山古道東段】東段;整裝後取左岔
東段入口循水泥產道起行。
07:31 循寬敞優美的水泥產道進入,可賞(烏山尖)
、(雲霄精舍)及田園之美;轉土產道未久
,抵「烏山古道舊路岔」有指標,左岔舊路
下溪谷可出雙泰公路之(王母娘娘廟);取
寬敞土產道續行。
07:45 抵「溪澗1」係寬敞土產道尾端,也是高底
盤車輛之行車終點;不休續行。
07:52 過2處溪澗後,續行小徑;終抵達【烏山1
號】石屋古厝,已無人居住,門庭院鋪設
水泥非常寬敞,有水源,是假日露營的好
地方,拍照兼小休約6分。
08:13 於07:58取古厝旁之廢棄鐵皮屋前古道上行
,而古道係沿小溪畔闢徑陡上;抵【越嶺鞍
部十字岔】有指標,左岔上稜往(橫山);
右岔上稜往(三分二山);直岔古道下行往
(大溪川);就此小休約24分。
09:09 於08:37取直岔往(大溪川)下行;古道大
部分循山腰闢徑,路況尚清晰好走,經「空
地」後,未幾抵「古早厝地 1」遺址,取照
後續行。
09:21 連續經2 處帶狀「古早厝地2、3」遺址,接
續是舊廢農墾地,可見此區域是早期先民的
農墾居住所;途遇「山字水泥柱」;不久抵
「兩路相通岔1」有指標,左岔下險降坡經
「溪畔岔」可接往(三方向山、橫山),不
取;取右岔山腰路,但有舊坍方,須小心下
行。
09:31 抵「兩路相通岔2」有指標,左岔接「溪畔
岔」可往(三方向山、橫山),不取;取右
岔續行平緩溪畔路徑。
09:39 過溪,景色宜人;未久抵【石盤寮瀑頂】,
潺潺流水,經壺穴地形,垂直狂瀉而下,景
色更加壯觀秀麗,是休憩賞景、拍照佳地;
取照兼小休約8分。
09:50 (福德祠)位於石盤寮瀑頂上方榕樹下,惜
已傾廢;於09:48起行下切山徑。抵「石盤
寮瀑布岔1」有指標,直岔往(大溪川),
先不取;取右岔下瀑布。
09:55 抵【石盤寮瀑布】,瀑高約20幾公尺,氣勢
磅礡,飛流直下;本想於瀑潭邊賞瀑兼泡茶
小憩,但連續下幾星期大雨後,水量非常豐
沛壯觀,無法於瀑潭邊休憩;取照後原路退
回。
10:04 原路回,取「捷徑路」,即經「石盤寮瀑布
岔2」,取右岔過小溪澗,於溪澗邊之「廢
梯田」,泡茶、享果小休約31分。
11:05 於10:41休畢起行,過「廢梯田」後,路況
連續不佳,又逢連續下大雨,有些路塌又鬆
軟,甚難行!經「溪溝崩塌地」,無繩索,
崩地又鬆軟,更難行也!終抵「廢石屋古厝」
,雖屋頂塌,但外觀之堆壘岩塊還保持相當
完整美觀,若能加以整理,應能呈現早期的
風采;取照後下切小溪溝續行。
11:27 過「小溪溝」後,即一路下行,抵【石盤
谷】,係一稍平坦岩床,自然形成(滑瀑)
景觀,再傾瀉而下,形成小瀑布景觀;也
是「新舊路岔」,右岔過滑瀑係(舊路徑)
行約70公尺再穿越大溪川;(新路徑)必
須由滑瀑頂,拉繩垂直下至瀑底,再行到
雙溪匯流口往(石盤谷瀑布)。就此滑瀑
岩床午餐大休。
11:45 卸下裝備,請老婆大人煮午餐,個人先換
穿溯溪鞋、輕裝,即垂降至瀑底,而今日
水量極大,不適宜穿雨鞋;再循布條往雙
溪匯流口前進,行至「過大溪川1」處,
然今日大溪川水量非常豐沛又湍急,若要
穿越過溪,水深恐及腰際,不適宜由此過
;探畢後即原路退回到(石盤古)滑瀑岩
床。享用老婆大人煮的美味午餐。
12:05 午餐至一半,天空既飄來烏雲,擔心上游
下大雨,造成溪水暴漲,午餐加快!速整
裝!老婆大人也換上溯溪鞋,上背包;取
(舊路徑)往大溪川前行。
12:18 循(舊路徑)速行,抵(大溪川),此時
即下起小雨,過溪時水深及大腿,幸有溯
溪鞋;安全越溪抵「大溪川古道」,取右
行古道於空地處之左岔斜坡處,換雨鞋及
重新著裝,花費約7分。
12:26 於12:25著裝完畢後即取左岔斜坡上行,
上抵農墾地平台,右側上方有一廢棄「帆
布工寮」,過工寮循(大溪川古道)續行。
12:30 抵「宜1線2.8K岔」有指標,直岔循大溪川
古道往(金鳳宮、三分二山),不取;取
左岔上稜,陡上行。
12:45 沿路陡坡,路徑尚可,抵「山腰產道岔」,直
岔循稜上陡坡往(宜1線2.8K)接馬路,有布
條指引,不取;因右岔山腰產道有明顯除草整
理過,雖無布條,個人大膽判斷取右岔山腰產
道前行。
13:26 循山腰土產道前行,路寬敞平緩好走,沿路之
產道有除草過痕跡;但已有偏離航跡,雖有部
份路坍,但不難行走;惜老婆大人自(大溪川)
底陡上至現未休息過,又逢秋老虎稍有發威,
只能邊走邊停;個人先走到「宜1線出口」,於
馬路等候老婆會合。
13:34 自溪底到馬路連續爬升約250公尺,老婆大人終
休息完畢抵「馬路」,雖不陡峭,但今氣候較
悶無風,令人有疲累之感;取左行馬路往(宜
1線3.5K)登山口出發。
13:37 循(宜1線)馬路行約200公尺抵「宜1線
2.8K」出入口,繫很多布條;係原定由此
接馬路;因一時誤判,雖土產道路寬平好
走,卻距離長,行程時間約多出半小時,
建議後續山友倘要走本行程,還是走稜線
陡上較快。
13:47 自(宜1線2.8K)出入口,往大溪方向行
約170公尺,遇(宜1線3K)里程牌;續
行馬路,抵「宜1線3.5K」柵門口,若續
行宜1線往(明山寺);取右迴轉穿越柵
門循產道往兄弟山前行。
13:50 抵「內大溪25-28號」廢棄民宅,前院係一
大片非常平坦的空地,可眺望三方向山,
是休閒、露營之佳地。
13:56 循土產道前行,抵「髮夾彎」;就此陰涼處
燒水泡茶、納涼、小休約48分。
15:02 於14:44休畢,循土產道之字上行,而產道
寬敞又乾淨好走;抵「廢棄小屋」,應是農
墾時所遺留之工寮,且此區域係大片農墾區
,不休續行。
15:18 土產道續寬敞好走,過竹林產道後即遇小溪
澗;抵「登山口」,係溪溝路徑,但無布條
,先不取;續行產道至路底約40公尺,無登
山布條及明顯路跡,再退回「登山口」,循
明顯又乾淨的溪溝路徑上行。
15:22 上行即抵「越嶺鞍部岔」,終於見到登山
布條;因由(宜1線3.5K)柵門口開始,循
產道至此未見任何登山布條,應是當地的
地主或農夫拆掉,不歡迎登山客打擾。而
鞍部種很多山蘇,並擺放儲水桶。右岔循
稜往(窖寮山);取左岔循稜續行。
15:25 即抵【兄弟山:老大】山字水泥柱,海拔
594公尺;林間無展望,腹地適中,取照
兼小休約5分。
16:28 於15:30往大溪循稜起行,但有布條無路跡
,芒萁雜草高過膝蓋,簡直傻眼,心想應只
有一小段荒廢,只好憑經驗對準布條,踏草
而過;但越走越荒廢,根本無路跡可循,雖
有帶刀可砍路,但時間已晚又路途遠,只好
用雙手撥開芒草;雙腳踩踏芒萁、雜草而過
;用雙眼判斷前行路跡,稍有偏離布條即速
修正,但有些路段被刺藤及倒樹擋路,只好
避開繞過,然時間卻消耗很多,有如太空漫
步,叢林穿越;終抵疑似【老三】之尖聳山
頭,展望極佳,龜山島、鷹石岩,歷歷在目
,惜能見度不甚清晰。
16:48 取照後即下「岩稜落差」,是七兄弟山連稜
較險峻的一段,垂降鞍部,然路跡續不良,
只好拚老命續叢穿前行;抵【老四】山字水
泥柱,海拔525公尺;展望佳,但無心賞景
取照,續行!
17:10 經疑似【老五】、【老六】兩座山頭後,終
下抵「37號電塔」,路跡終轉清晰好走,左
岔下寬敞的保線路接(宜1路),不取;取直
岔循稜續行。
17:20 路徑轉好,步伐即加快,經疑似【老七】山
頭後,未幾抵【鷹石尖】又稱鳶嘴尖,土地
調查圖根點,海拔411公尺;林間無展望,
續行!
17:22 下行即遇「鷹石尖岔」,左岔之寬敞大眾
步道接(宜1路5.9K),取直岔大眾步道續
行。
17:24 抵【鷹石岩】無基石,海拔約408公尺;雖
天色已暗,但遊客還絡繹不絕,單要拍大
溪海景及鷹石岩就須排隊等候,只好趁機
燒水泡茶。
18:04 就此品茗兼賞景,天色已全暗,遊客漸賦歸
,螢火蟲也來湊熱鬧,此時感覺如時光倒流
回至年少相戀時期,足美好!大休約40分。
18:07 老婆大人與山下大姨子聯繫好晚餐後,於
18:04整裝、上背包、戴頭燈即原路下山
;過「鷹石尖岔」,取直岔續行大眾步道
;抵「大灣登岔」、左岔之大眾步道往
(宜1路5.9K)鷹石尖登山口;取右岔往
(大灣登山口)下行。
18:37 一路摸黑陡下行,幸山徑尚可,終下抵
「大灣登山口」,行約半小時,續循
(宜1線),踢馬路之字下行。
19:07 踢馬路下抵大溪社區,順往老婆的大姊夫
家盥洗兼吃免費美味晚餐,再搭20:51區
間車回基隆,完成今日不可能的任務。
後記︰
1、本行程串連古道,雖路途稍遠,然沿途有溪水、
瀑布相伴,係炎炎夏日最佳消暑行程;但接七兄
弟山雖有絕佳展望,可觀山看海,倘其路徑未整
理過,應修改替代路線,較安全。
2、【烏山古道】係以雙泰公路之(雲霄精舍)界分
為東、西段古道;是條非常優美平緩又寬敞好走
的古道,尤其潺潺溪澗流水,與古道及杉木林並
行,屬優質步道,是夏季消暑勝地。在雙泰公路
未闢之前,地處偏遠山區的烏山居民,若要越嶺
到外澳採買或售物,須利用烏山古道往來頭城外
澳,要比到雙溪市區還更便利省時,路程也較短
;當時也成為烏山居民對外運補物資往外澳的主
要道路。
3、【七兄弟山】係由七座山頭連稜,稱之七兄弟山
;然走過七兄弟山非只有七座山頭,應有十幾座
山頭;除了老大及老四有基外,其餘兄弟山頭無
法明確其位置。然每年北岳都會例行帶隊縱走叢
雲山、七兄弟山,但事後就少山友探訪,有如基
隆朝陽的五四縱走;可是論路況,五四縱走路況
再遭也不像七兄弟山那麼糟糕,簡直是叢穿縱走
,根本無路跡,只能用雙眼判斷登山布條之行走
航跡,請登山客應慎行。
4、【鷹石岩】經偶像劇喧染,已成假日非常熱門景
點,若要取得好位置或好鏡頭,應擇非假日,較
能避開人潮。
參考資料:雲行的天空、Tony、獨步山林、Roger等
人之軌跡及行程記錄
GPS航跡檔: Gpx 檔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